博时基金董事长杨鶤:
借助前海完成 基金公司转型
博时基金董事长杨鶤在“前海-财富管理的新机遇”研讨会上表示,目前基金公司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深圳前海获得了新金融政策的支持,因此,国内基金公司可借助前海完成基金公司转型。
杨鶤表示,深圳前海金融开发获得了全新金融政策支持,包括人民币业务创新试验、试点创新型金融机构和要素交易平台、税收优惠政策等,这为国内基金公司转型提供了平台。
一方面,国内基金公司在前海可开展新兴业务,推动境外业务发展,提高国际市场参与水平,具体而言是利用前海政策便利,加快与香港乃至亚太其他资本市场对接,发展跨境、跨市场投资产品;服务亚太乃至全球市场客户,培养海外战略客户群体;另一方面,基金公司可创新产品设计,调整产品结构,即加强产品研发,推出创新型投资产品,比如推出私募股权基金、房地产信托基金、资产证券化等创新类投资产品等,同时可发展固定收益或绝对收益类产品,比如推出私募债等投资计划、类信托投资产品,以及各类绝对收益策略产品等。
杨鶤同时指出,国内基金公司参与深圳前海开发,还需要一些政策支持,包括尽快出台相关创新业务试点办法,在资格认定、业务试点方面予以扶持,对在前海开展不同门类的金融创新业务,秉持同等税收优惠标准。此外,对人民币资本项可兑换和境外投融资政策需要进一步明晰。宜尽快设立权威金融仲裁机构,以及为前海工作的境外人士出入境提供进一步便利等。
杨鶤提出,从国际主要金融中心分类来看,一是多元型金融中心,特点是多种金融业务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的综合业务优势,如纽约、伦敦和中国香港;二是专业型金融中心,特点是以单一金融业务见长,具有较强的单项业务竞争优势,如旧金山、卢森堡、爱丁堡和波士顿;三是名义型离岸金融中心,特点是无实质性金融业务,一般指避税天堂型离岸中心,以开曼群岛、百慕大群岛和巴拿马为代表。以此对照,前海金融开发可借鉴专业型金融中心,因此,前海金融开发的战略定位应该是以“离岸金融+科技或产业金融”为特色的国际财富管理中心。(杜志鑫)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