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的持仓变动总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截至4月19日,426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13年一季报,背后驻扎870家机构投资者。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公募基金、保险和社保三大主力机构的持仓变动。
今年一季度,A股行情冰火两重天。在银行地产板块带动下,一二月份股市迎来一个艳阳天,而3月以来,前期强势板块掉头直下。
在快速变动的市场中,三大机构的投资能力在博弈中高下立现。结果也令人大跌眼镜:公募和社保基本上抓住了市场中板块轮动的机会,逐渐减仓银行地产,加仓医药、电子制造业、信息技术等成长股。而保险公司的投资行为完全相反,酒类、地产股在下跌,保险公司却大幅加仓。
公募增医药弃银行
今年一季度以来,医药板块成了为数不多的亮点。公募持仓的396只股票中,增仓兵力集中在医药股。
数据显示,公募基金增仓市值前五大板块分别为医药制造业、计算机以及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食品制造业,增仓资金分别为52.6亿元、43.6亿元、35.2亿元、22.7亿元以及18.9亿元。
由于环境污染严重,环保板块也成为市场上的宠儿。公募对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板块增仓了8.8亿元。
从个股上看,基金增仓市值排名前十的股票为双鹭药业、康美药业、海信电器、伊利股份、碧水源、莱宝高科、广汇能源、烟台万华、大北农及科大讯飞,集中在医药、电子制造业、环保等板块。
10只股票里,仅大北农一季度出现亏损,大部分股票涨幅都超过50%。交银施罗德基金增仓大北农1654万股,踏错了节奏。
增仓市值最多的双鹭药业,今年涨幅超过60%,最大赢家是华宝兴业,增仓市值超过7.8亿元。去年底康美药业被质疑虚报利润股价大跌,上投摩根和嘉实不惧利空,在底部增仓,赚到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医药板块经历了一波涨幅后,4月份以来,一些机构资金开始从医药板块退出。
有增仓,也有减仓。去年以来,银行地产成为行情最主要的推动者,而春节后,地产银行股估值基本上实现修复。2月底以来,机构开始从这两个板块撤离。
公募基金也不例外。一季度,公募基金从银行股撤资,减仓的市值高达9亿元,成为目前减仓最多的板块。其次是地产、券商以及酒类。
从个股上来看,减仓最大的10只股票为招商银行、金螳螂、中国神华、交通银行、海通证券、贵州茅台、国电电力、兴业银行、保利地产及中国平安。
社保重仓新兴产业
截至4月18日,社保成为54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东。从季报的数据上看,增仓市值排名前三的是计算机电子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及食品加工业,增仓市值分别为5.3亿元、3.7亿元以及2.1亿元。今年一季度,资本市场上涨势最好、连创新高的股票基本上都集中在电子、软件等高科技成长股上。
对于医药股,社保增仓的幅度也不小,排名第四,增仓市值为1.9亿元。
社保大部分由基金公司来管理,两者的投资逻辑类似,减持的板块也类似,前三位是电力热力供应业、金属冶炼以及纺织服装业。
从个股上看,增仓市值前五的股票有大北农、长盈精密、双鹭药业、七星电子及利源铝业。其中,只有大北农股价一季度出现了下跌,其他涨幅都远远超过大盘。
减持市值排名前五的个股分别是国电电力、探路者、金钼股份、一汽夏利以及华测检测。从股价上说,国电电力、探路者、金钼股份三只减持操作准确,在下跌前逃离,至于其他两只则错失了上涨良机。
保险错配白酒地产
保险进驻的股票比较少,只有30只。《投资者报》记者曾在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了解到保险从去年就开始减少权益类的投资,加大债券等固定收益的投资比例。
即使如此,保险公司投资能力让人怀疑,一季度增仓的板块基本上都遭到了重挫。保险增仓市值变动前三个板块分别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酒饮料类以及房地产,增仓市值分别4.6亿元、4.3亿元以及4亿元,而酒类和地产在一季度股价遭遇了大幅度下跌。
保险投资的节奏总与市场相悖。减仓排名第一的板块为汽车制造业,而今年一季度以来汽车股涨势良好,长城汽车的涨幅超过30%。
个股上,险资增仓市值最多股票是贵州茅台,其中生命人寿增仓量最大,增资5.7亿元,持仓市值增加至11亿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