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诱惑
例如,某只债券票面利率是5%,当前二级价格是4.8%,承销商可以4.9%的价格卖给相熟的机构,在自己稳赚10个基点收益的同时,也为对方留下了一个“蛋糕”
现有的债券发行制度,为老王这些债市“倒爷们”提供了寄生空间。甚至有人认为,若把债券发行环节的利润抹杀掉,也许很多丙类账户根本不会进入该市场。
一位债券界资深人士对记者坦言,“因为发行环节的不透明,使得利益太大,比如一只信用债发行上市,不管市场如何,很快就能赚20个基点,这是不太正常的一件事,使得有这种资源的人自然有许多寻租的空间。”
这种现象也引起了银行间市场的自律组织,即交易商协会的关注。早在今年年初,交易商协会改变了原先“定价估值加上点差保护”的方式,取消对信用债的点差保护,虽然“一级半”市场的套利机会被压缩,但债市的寻租机会并未消失。
例如某只债券票面利率是5%,当前二级价格是4.8%,承销商可以4.9%的价格卖给相熟的机构,在自己稳赚10个基点收益的同时,也为对方留下了一个“蛋糕”。
新券好卖时,如此“分羹”,而当债市行情不好时,熟识的机构间也来捧场,顺便投桃报李,这在“人脉江湖”中的债市,显得再正常不过了。
市场人士认为,只要是采用簿记建档而非公开招标的方式,那么一二级市场存在利差的可能性就会较高,因为簿记建档的透明度更低,承销商易将发行利率抬高,簿记建档方式存在较大的灰色空间。
这也就引发了关于信用债招标方式改革的讨论,但实际上,公开招标和簿记建档各有利弊。
前者根据利率区间进行公开招标,透明程度更高,但易于出现流标等情况;后者是以主承销商为“桥梁”,在债券发行人与投资人之间进行询价和询量。一般可以实现足额发行,但招标过程和结果不公开,极易滋生寻租及利益输送。
“金融债在一级市场发行就没有这么多猫腻,因为它们在招标方式上比较市场化,而企业债和公司债也有寻租空间,这就需要考虑发行时的簿记建档到底是不是公开的、透明的一种簿记建档。”上述人士感叹道,如果形成市场化的价格,在市场情况没有大的变化下,除了给投行一定的保护外,发行当天不应该产生这么大的价差。
同时被诟病的原因还有许多。审计署广州特派办刘升华称,作为典型的场外市场,银行间债市交易信息披露内容、途径、范围等有限,市场透明度较低。同时,现有的监管模式不科学,存在利益冲突等现象。
刘升华称,对于市场交易主体的监管相对粗放,目前丙账户的监管主要由其结算代理人即甲类户来进行,在监管途径、监督手段均无法履行监管职能,甲类户从客观上不具备监管能力。
“同时,由于甲类户的交易对手中丙类账户占有相当比例,如果对所辖丙类户严格监管,势必要影响甲类户的业绩和利益,甲、丙类账户存在利益冲突,甲类账户从主观上也不愿意对丙类账户严格监管。”他指出。
据记者了解,南京银行(8.97,0.01,0.11%)原先曾是国内丙类户开户最多的代理行,丙类户交易量相对较大,但后来丙类户业务暂停。2011年下半年在富滇银行出事之前,南京银行还被央行暂停信用债承销资格。
据市场人士透露,这并非指南京银行在交易方面存在利益输送行为,而是央行在债券交易的后期价格监测中,发现有异常交易价格的两个非金融类企业开设的丙类户,而南京银行是这两家企业的丙类户代理行。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