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仓重组模式难继?
虽然王亚伟的千和资本旗下产品业绩对外一直讳莫如深,但是其管理操作思路依旧随着A股市场上市公司定期报告的披露而露出端倪,从以上情况来看,似乎王亚伟奔私之后的操作手法并未有太大改变。
但是令外界不解的是,为何王亚伟同样的操作方法私奔之后业绩风光不再了呢?
去年中报披露殆尽之时,就有诸多媒体披露了王亚伟私奔之后对重组股的继续热爱。尤洛卡(300099.SZ)、兰州黄河(000929.SZ)、和晶科技(300279.SZ)等重组股悉数进入王亚伟的重仓股名单之中。但是王亚伟的每一次大举买入并非都以豪赚收场,和晶科技终止重组计划,复牌后股价大跌。
“其实对于重组股而言,本身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南方一位公募基金人士早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随着监管层对于重组审核的日益严格,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重组计划在最后时刻被迫停止,这对于重仓持有的资金而言就会成为一个重大利空,美好愿景很可能落空。”
与此同时,奔私之后的王亚伟的换股频率也在大幅攀升。去年三季报披露完毕之后的数据显示,王亚伟在去年三季度新进了准油股份(002207.SZ)、长城信息(000748.SZ)等13只重仓股。10只之前的重仓股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减持,甚至从部分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消失。去年四季度,王亚伟再度大举买入大力科技(002214.SZ),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获益不菲。
“换股频繁可能是因为去年A股市场自身的热点轮动也比较频繁。”一位私募基金人士表示,“王亚伟去年整体的操作思路依旧集中于环保和重组,而对奔私产品的首份年度成绩单而言似乎并不太理想,一方面是重组股并未贡献出太高的收益,另外就是公司刚开始运作,作为唯一股东,王亚伟可能在管理层面上也花费了不少时间与精力。”
“投资是项长跑运动,我们需要给王亚伟更长一点的时间,”上海一位第三方销售机构人士对记者表示,“仅以一年的时间来断定王亚伟奔私已经风光不再有些武断。”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