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仓”案发让人吃惊
“他投资的风格偏好成长股。”博时某前员工表示。事实上,翻开博时精选的报告,我们也能探寻到马乐投资的一些蛛丝马迹。
在马乐接手余洋管理博时精选之后,开始对博时精选持有的股票进行调仓。余洋的风格偏向大蓝筹,马乐接手后,投资风格转向成长股,最被大家关注的持股誉衡药业也首次出现在博时精选2011年的三季报的重仓股名单中,而且持仓流通股比例达到12.10%。
“但是根据我的了解,在操作上也还可以,没有特别激进。”上述博时内部人士同时也表示。“在事情未水落石出之前,我也很难说出什么,只是感觉太突然,太意外了,一个平时对人都特别好,和同事相处也很融洽的人,怎么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事实上,前些年,“老鼠仓事件”频频曝出之后,监管层对于基金公司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在前车之鉴的威慑下,我们都在渐渐淡忘“老鼠仓”这回事,甚至已认为这个市场不可能出现“老鼠仓”了。
“说到努力,哪一个基金经理不努力?”一位华南做得很优秀的基金经理甚至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基金经理背后有太多的辛酸,每天要面对的压力是别人难以想象的。监管已经很严格了,有时候和上市公司之间的正常交流也要被监控。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马乐案还是发生了,这让我们有太多的疑惑。难道还有人为了利益敢踩监管的“红线”?还是我们太相信市场的防范已足够到位?
从此前的查处看,因利用非公开信息交易获罪的基金经理有4人。其中,原明星基金经理李旭利累计交易金额5226.38万余元,非法获利金额1071.57万余元,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罚金1800万元,他也是目前因老鼠仓被判刑罚最高的基金经理。而据目前的公开信息显示,马乐涉及的交易金额和非法获利或将远远超过上述4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