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 “十二五”期间行业投资加速
数据统计显示,水务行业(申万二级)的基金持仓股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超10%的共10只,占水务行业成份股比为62.5%,位居第三位。
上述10只个股今年以来的累计涨幅分别为:创业环保(97.87%)、首创股份(84.67%)、兴蓉投资(69.94%)、碧水源(35.24%)、锦龙股份(27.57%)、国中水务(26.45%)、万邦达(25.85%)、重庆水务(22.79%)、武汉控股(20.68%)、南海发展(15.64%)。
基金去年四季度末持仓市值超一千万元的水务股如下:碧水源(645604.00万元)、兴蓉投资(69729.26万元)、重庆水务(19098.11万元)、锦龙股份(11212.36万元)、首创股份(7341.22万元)、南海发展(5807.43万元)、万邦达(3517.84万元)、武汉控股(2100.06万元)、国中水务(1826.61万元)和创业环保(1536.32万元)。
比较典型的是兴蓉投资,该股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超69.94%,去年四季度末基金累计持仓市值达69729.26万元。
东方证券认为,“十二五”污水处理计划投资增长30%,看好生活污水处理市场。“十二五”期间全国城镇污水及再生利用投资计划4300亿元,较“十一五”增长约30%。新建管网规模较“十一五”实际投资增长168%,再生水利用较“十一五”投资增长200%,是增长最快的两个子领域。相对工业污水处理而言,更看好生活废水处理市场的增长空间,由于工业废水的主要来源是电力、石化、冶金、纺织、造纸等行业,这类行业投资增速下降可能压抑其污水处理业务整体增速,历史上看,平均增速约为2%,而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增长较快,十年复合增速达5.6%,随着城镇化的深化,未来增速仍可能较快。
水务行业市场化有望带来上市水务公司市场份额的提升。由于水务行业的自然垄断性,中国的水务行业一直是政府公益性质,市场化程度较低,集中度非常分散,最大的水务集团的市场占有率不超过5%,政府政策明确支持第三方资金进入污染物处理运营领域,有望带来水务市场化的深化。“十二五”中后期开始,新增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重点将逐渐向县镇市场转移,业务模式将逐渐由EPC向BOT模式转移,具备资金、融资平台、项目经验优势的上市水务公司有望迎来市场集中度的提升。
建议投资者关注转型市政领域的小型水务工程公司,适当减配业务增速较低的供水公司,增配业务量逐步攀升的中大型工程水务企业,如碧水源。另外建议关注在市政领域积极开拓的小公司,如巴安水务。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