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年,A股市场迎来小牛市,沪深股指分别上涨51.73%和41.05%。王亚伟未能很好地把握市场热点转换带来的投资机会,对网络科技股调整的幅度和时间跨度认识不足,重仓的网络科技股于二季度大幅调整拖累基金净值表现。调仓不及时使兴华基金未能跑赢上证综指,仅获得49.32%的收益率,在20 只基金中排名倒数第二。
受2000年牛市推动,2001 年市场出现盲目乐观情绪。在行情疯狂时,王亚伟表现得比较理性。年初大幅减持了科技股,分散投资并增加了基金的流动性。受美国“9.11”事件引发全球“网络泡沫”破灭的影响,沪深股指当年分别下跌20.62%、30.03%。由于王亚伟年初就减持了科技股并增加了组合的流动性,兴华基金全年小幅亏损3.84%,在33 只基金中排名第一。
整体看,王亚伟在投资上初步表现出谨慎投资、尽量规避风险的投资风格,业绩呈现“牛市落后、熊市抗跌”特征,这与后来“牛市领先、熊市抗跌”的表现有很大差距。
2001 年12 月,华夏成长基金成立,王亚伟任基金经理。2002 年,沪深两市分别下跌17.52%和17.03%。华夏成长基金净值增长–3.09%,位列5 只开放式基金首位。其间“6•24”行情爆发,王亚伟较好地把握了“井喷”行情,反向操作,低位加仓,“井喷”后减仓,其间华夏成长基金净值增长了7.55%。
2003 年,上证综指上涨10.27%,深证成指上涨26.11%。指数区间震荡,市场呈“二八现象”,个股走势分化严重,石化、钢铁、汽车、电力和银行等少数蓝筹股表现突出,大多数绩差股跌幅惨重。华夏成长基金把握住了部分蓝筹股的机会,但组合中总体配置比例不够充分,一些中小市值个股形成了负向拖累。王亚伟在年报中这样总结:“2003 年华夏成长净值增长13.09%,与业内同行相比,与市场提供的投资机会相比,取得的收益率不能令人满意。”2004 年,市场再次走熊。沪深两市全年分别下跌15.4%、11.85%。华夏成长基金净值增长3.91%,尽管战胜了指数,但在同行中成绩并不明显。
2005 年4 月12 日,王亚伟卸任华夏成长基金经理。在担任华夏成长基金经理期间,华夏成长基金净值增长13.22%,同期上证综指下跌28.5%。总体看,战胜了市场指数,2002 年度排名较好,但其他年份表现并不突出,在同业中的排名也不突出。
从1995 年加盟华夏证券,到2005 年底接手华夏大盘基金之前,10 年时间王亚伟在投资道路上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取得了一些成绩,也经历了多次挫折和失败。多数年份,其投资业绩表现平平,但对风险的认识和把握比较突出,这一点恰恰是他日后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