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 27家机构给予“买入”评级
五粮液QFII持股1551.37万股,持股市值高达50822.84万元。共有45家机构对五粮液进行了评级,其中27家给予“买入”评级,17家给予“增持”评级。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与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目前五粮液最新收盘价为34.2元,最新动态市盈率为16.56倍,8月以来至今涨幅-2.29%。
从机构进出看,2012年中报显示,前10大流通股东中,6家基金、1家保险、1家社保和1家QFII合计持股17733.38万股(上期5家基金、1家保险、2家社保和1家QFII合计持股19042.68万股)。其中,本期社保108组合持股1697.10万股(上期社保108和社保104组合合计持股3166.09万股);QFII瑞士银行持股1551.37万股(上期持股1690.03万股);中国人寿旗下1账户持股4751.09万股(上期持股3741.64万股)。股东人数较上期增加13.82%,筹码集中度一般。
中期业绩大幅增长
目前公司实现每股收益为1.329元,每股净资产为6.909元,每股公积金0.251元,每股未分配利润为4.65元,每股经营现金流为1.04元,主营收入同比增长42.05%,净利润同比增长50.07%,净资产收益率为19.68%。
从中报业绩来看,2012年1-6月公司经营业绩同比大幅增长,五粮液系列酒销量同比增长34.64%;酒类毛利率为66.99%,同比减少5.08%。2012年1-6月公司高价酒、中低价酒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04.54亿元、40.78亿元。其中,高价酒毛利率为85.43%,同比增加0.10%;中低价酒毛利率为19.72%,同比减少1.46%;子公司宜宾五粮液供销公司(控股比例99%)实现净利润10.60亿元;宜宾五粮液酒类销售公司(控股比例95%)实现净利润34.84亿元。(注:高价位酒,指公司含税销售价格在120元以上的产品)。
公司现金流方面看,截至2012年6月末,公司存货期末值60.81亿元(2011年末为55.37亿元);预收款项期末余额为74.80亿元(2011年末为90.47亿元);货币资金期末余额231.91亿元(2011年末为215.51亿元)。
公司在浓香型白酒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五粮液被规划为核心区的龙头企业。目前,五粮液的商品酒生产能力已达到45万吨/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酿酒生产基地。公司已成为行业内少有的具备浓香、酱香、兼香、果酒产品大规模生产能力的企业,已形成70余个品牌,千余种规格的系列酒产品,在70余个品牌中打造出18个重点品牌来承载45万吨左右的销售规模。2012年度公司力争实现收入、销量不低于20%的增长。
此外,五粮液系列酒出口已遍布五大洲,出口量占全国优质白酒出口量的92%以上,目前韩国人均酒精类饮品消费为世界最高水平,是我国白酒最大的输出国之一。
双营销模式再添力
公司2012年7月9日公告称,今年7月4日,宜宾市国资公司与五粮液集团签署《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协议》,宜宾市国资委拟将宜宾市国资公司所持公司20.07%的股份(即7.62亿股)划转至五粮液集团;同时,将其持有的五粮液集团51%的股权无偿划转给宜宾市国资公司持有。本次股权无偿划转完成后,宜宾市国资公司仍为公司控股股东,宜宾市国资委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山西证券认为,公司中低端产品持续突破,双营销模式再添助力。预计公司2012-2014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2.41元、3.17元和4.10元,维持“增持”评级。
英策咨询认为,酿酒行业上市公司今年下半年业绩仍值得期待。首先,白酒板块虽然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影响,但业绩仍具相对优势,2012年白酒上市公司中报整体利润增速仍能保持在50%左右。其次,我国葡萄酒行业还处于成长期,市场空间较大,今年葡萄酒市场销售增速或呈现前低后高态势。从行业指数走势上看,酿酒食品板块在连续快速回调后,8月初再次走出一波强势上涨行情,但持续时间短暂,反抽上年内趋势线仅一天便冲高回落,上周再度快速下调,基本形成震荡下行的格局,后市恐难以保持上半年的强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