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失误二:不忍抛弃白酒
持续了数年的白酒大行情终于走到了尽头。
不过,不少机构依旧有着白酒情结,对白酒非常眷恋,不舍得转身。
“前期很多机构都在茅台等白酒股上赚了不少,要抛弃茅台很难做到。”深圳一位私募基金负责人告诉记者。
的确,我们在回顾机构对于白酒的操作路径之时,很容易就能发现机构对白酒的情结之深。
去年7月16日,贵州茅台上涨至历史高位266.08元/股,随后的半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净利润同比增长42.56%。
不少券商分析师都借机调高茅台的目标价,市场对于白酒的表现给予了更高的预期。
可惜年底风云突变,酒鬼酒的塑化剂事件很快蔓延至整个白酒行业,而茅台对于塑化剂的事件反应过慢,被不少机构诟病。
只是,塑化剂后的第一份年报却低于机构预期,2012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3.76%,净利润同比增长51.86%,与三季报的营收增长46.10%和净利增长58.62%出现了环比回落。
茅台也从前期高点266.08元/股下滑至今年4月8日的160.45元/股,下跌幅度达到了37.72%。
不过,机构对茅台的热情并没有随着其下跌而减退,茅台2012年三季报显示,广发聚丰持有770万股,到了年底,广发聚丰增持至877.5万股。此时的茅台刚进入下跌通道。
今年一季度,广发聚丰更是逆势增持至1000万股,到了今年二季度,广发聚丰才开始减持,半年报显示其减持120万股至880万股。
可是,贵州茅台三季报显示,广发聚丰已经从其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里消失,而茅台三季度最低价已经跌至了131.50元/股。
广发聚丰对茅台的投资策略代表了不少茅台粉丝的态度,在杀跌之初坚信茅台的价值,越跌越买,而到了杀跌的后期,才猛然发现市场的风向已经转变,才开始在低位大举抛出筹码。
“266元不去减持茅台,131元才大举卖出,不少人却标榜自己为价值投资。”深圳一家私募基金董事长表示,“看来不少机构投资者对价值投资存在不少误解。”
“不过,老实说,能从白酒里全身而退的机构确实是少数。”
“白酒股一直被认为是稳增长的类别,周期属性很弱,不过,这次大家都忽略了白酒的周期属性。历史来看,白酒也经历了好几次周期,只是其周期太长了,以至于大家都忽略了。”前述华南一家基金负责人表示。
“一旦进入下降周期,估值就完全变了,此前20、30倍PE的估值将不复存在,很可能依靠净资产进行估值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