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监管部门通过大数据对“老鼠仓”行为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各大“硕鼠”将难逃法网,并处高额罚金,可遗憾的是,基民索赔却可能重重。
在基金业“马乐案”因量刑过轻而被要求重审的情况下,基金业最赚钱老鼠仓“苏竞案”尽管有自首情节但未争取到缓刑。10月21日,“苏竞案”一审,被告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并被罚3700万元;昨天,“钱钧案”被告被判处缓刑1年半,并处罚金160万元;海富通老鼠仓窝案则将成为业内关注的下一个焦点。这意味着,今年陆续曝出的上海基金业“老鼠仓”案件正陆续进入审判季。
马乐被质疑“量刑过低”
3个月前,在“苏竞案”一审开庭差不多的时间,原博时精选基金经理马乐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并被罚1884万元。
无论从交易金额,还是非法获利金额来看,“马乐案”与“苏竞案”规模相当。
根据一审判决书显示,马乐在任职期间利用其掌控的内幕信息,操作自己控制的股票账户,先于、同期或稍晚于其管理的博时精选基金账户买入相同股票76只,累计成交金额10.5亿余元,非法获利1883万元。
苏竞是利用其亲属账户,先于、同期或晚于其管理的汇添富均衡增长(519018,基金吧)股基、汇添富蓝筹(519066,基金吧)稳混合基金,对130多只股票进行买卖操作,交易金额7.33亿元,非法获利3652万元。
因此,业内也都把“马乐案”作为参照,有律师当时乐观地认为,“若参照马乐的情况,苏竞极有可能也被判缓刑。”
但是,“马乐案”一审判决后不久,便引发了社会对其“量刑过低”的质疑,最后被检察院抗诉。“马乐案”二审于9月22日在广东高院开庭审理,双方就“马乐案”进行了激辩,目前还未公开宣判。
苏竞缓刑判决诉求落空
10月21日,“苏竞案”一审宣判,苏竞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并被罚3700万元。
3个月前,在“苏竞案”一审开庭的现场,被告原汇添富基金经理苏竞在庭上对自己犯案的事实供认不讳,并表示非法所得会争取按时上缴。他表示自己有自首情节、认罪态度良好等表现,请求法庭从轻判处。公诉方对于苏竞的自首情节当庭也予以了肯定。
庭审过后,苏竞的代理律师也表示,“希望法院能看到苏竞的自首情节且认罪态度良好,给予缓刑判罚。”但一审宣判表明,法庭并没有给予苏竞缓刑判决。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律师李硕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苏竞案"一审判决2年6个月,并被罚3700万元。在"马乐案"一审判决被社会质疑量刑过低的情况下,司法机关对苏竞的一审判决并没有很重。当然,不排除苏竞还会上诉,即使上诉也很难改判。”
李硕认为,“虽然"马乐案"的二审结果现在还没有宣判,但是改判的可能性很大,毕竟涉案金额巨大,属于情节严重,虽有自首情节,但是判缓刑确有不妥。”
钱钧金额较小被判缓刑
继21日“苏竞案”一审判决后,原光大保德信基金经理钱钧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昨天宣判。钱钧被控涉嫌非法交易金额1.22亿余元,非法获利140万元,法庭判决钱钧“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罪名成立。钱钧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1年6个月,被罚款160万元。
接下来,业内将关注的焦点将聚焦在海富通的“老鼠仓窝案”上。之所以引起业内的高度重视,因为这与普通基金老鼠仓案对基金公司影响不同。
依据相关线索,今年3月,证监会对蒋征、陈绍胜、牟永宁、程岽和黄春雨等5名海富通基金公司原任或时任基金经理,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案立案调查,调查发现上述5人相关行为涉嫌构成犯罪。目前,该案件已由公安部门进一步侦办。根据最新消息,海富通基金的“老鼠仓窝案”最快在年底前就会有结果。
上海证券研究员认为,“5个人被立案足以说明这家基金公司在监管、风控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若证监会追究下来,基金公司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目前,海富通基金具有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保险资金和QFII等管理人资格。很多业内人士预测,这些资格或将难保。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