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篇
《证券日报》基金周刊独家统计,截至11月15日,2008年以来指基平均回报率为-54.14%,普通股基回报率则为-39.05%
指基5年回报率整体输主动股基 “牛短熊长”考验被动投资
■本报记者 陈 霖
截至11月15日,上证综指下跌7.69%,141只指数型基金(包括20只增强指数型基金和121只被动指数型基金)平均回报率为-4.87%,其中负收益133只,占比94%,跑输主动管理的普通股票型基金1.19个百分点。梳理2008年以来近5年数据显示,指数型基金仅在2009年和2011年跑赢普通股基,在A股这样的牛短熊长的市场环境中,指基未来发展正在遭遇考验。
但不可否认是,在2008年以后尤其是2009年局部的市场反弹,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在竞争指数基金的市场份额。今年以来随着跨境ETF、跨市场ETF的成功募集,指基今年的首募规模已经突破700亿元,是同期股基募集金额的2倍。然而目前数据显示指数基金的总规模占整个基金业的总规模仅13.63%,远远低于美国等成熟市场,指数型基金仍然大有可为。
年内94%指基负收益
近几年工具产品价值的逐渐体现令国内被动产品快速发展,自2002年华安上证180成立截至2012年11月15日,市场上现有的指数型基金已有190只,指基占基金市场资产规模也升至13.63%。实际上,A股市场作为典型的新兴市场,呈现波动幅度较大的特点,为指数基金在A股市场作为工具产品的各种应用创造了更多的现实需求。今年以来已成立指数型基金就有49只,首募规模 756.72 亿元,同期51只新成立的主动管理偏股基金首募仅有349.61亿元,今年成立的首只跨境ETF、跨市场ETF更是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指基热。
但正如上文提及A股市场波动幅度大的特性,也给指数型基金博取收益率提出了挑战。《证券日报》基金周刊根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1月15日,今年以来上证综指下跌7.69%,指数型基金也难逃负收益命运,同期,121只被动指数型基金平均回报率为-4.88%,其中负收益116只,占比96%;20只增强指数型基金平均回报率为-4.84%,仅一只正收益;同期主动管理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回报率为-2.68%。
上海某基金公司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基金周刊记者采访时称,今年以来,食品、医疗等大消费板块表现突出,地产板块也有阶段性行情,而这些板块在指数市值中占比较小,相反指数市值中占比较大的周期性板块如煤炭、钢铁以及银行今年以来持续走低,使得指基今年的业绩表现明显逊于普通股基。
牛短熊长考验指基
追踪2008年至2011年历史数据,2008年上证综指下跌65.42%,当年全部指数型基金平均回报率为-62.58%,跑输普通股票型基金11.13个百分点;2009年,上证综指上涨77.24%,全部指数型基金平均回报率为88.51%,跑赢普通股票型基金17.63个百分点;2010年,上证综指下跌14.64%,全部指数型基金平均回报率为-12.42%,跑输普通股票型基金16.07个百分点;2011年上证综指下跌22.15%,全部指数型基金平均回报率为-23.09%,跑赢普通股票型基金1.78个百分点。
对此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在接受《证券日报》基金周刊记者采访时称,一般来说,震荡市中指基和普通股基的业绩分化并不大,但指基一般为满仓,仓位约在95%,市场呈现单边上涨时,指基上攻能力强,战胜主动股基的概率大,例如2009年。同理市场单边下跌时,指基跑输普通股基的概率也较大,2011年则较为特殊,由于当年中小板创业板跌幅较大,银行等权重板块下跌有限,与普通股基青睐中小市值个股不同,指基中以上证50、上证180以及沪深300为跟踪标的的数量多,拉高了平均收益率。
近五年的时间里,上证综指下跌61.44%,按照自然年度计算,仅2009年实现正收益。正如华夏基金总经理滕天鸣提到,指数基金能赚钱在美国得到了印证,上世纪90年代美国持续牛市,让投资者通过指数产品赚了很多钱。然而中国股市的情况是“牛短熊长”,而且“牛短时波动值大,从998点到6000点只需要一年半的时间,从6千点跌到2、3千点持续了4、5年的时间,这样很不利于指数基金的推广”。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