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市场出现剧烈震荡时,“结构性机会”就会成为诸多基金经理谈及最多的话题,今年三季度的调整也不例外。面对政策潜在的结构性调整,以及流动性、通胀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基金对A股市场的全面乐观已经开始收缩,目光开始转向那些业绩增长明显,以及受益于通胀预期等板块和个股上。
分析师认为,由于经济刺激政策力度可能放缓,中央防通胀的决心也可能引发A股政策性风险,基金的投资策略可能短期转向自下而上,投资者不妨多关注选股能力较强的中小盘基金。
通胀板块受宠
对于四季度以及来年如何挖掘结构性机会,基金观点各有不同。但基于对通胀的强烈预期,几乎所有的基金都将目光投向了通胀受益板块,包括金融、地产、有色煤炭等行业都成为诸多基金纷纷增持的对象。
从上市公司的三季报中可以看到,有色、地产等明显受益于通胀预期的行业获得了基金的大量增持,包括广发、华夏等旗下多只基金甚至扎堆持有这类个股。而在基金三季报中,一些基金则明确表示,将通过超配通胀受益板块以获取潜在的超额收益。
就目前而言,基金所关注的通胀受益板块,只限于狭义范围内的资产、资源类,比如房地产、大宗商品和能源等。但某基金经理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CPI年底转正几无悬念,如果中央在控制通胀上没有非常严厉的措施,明年将会面临通胀逐步升温的过程。毕竟今年CPI的基数较低,如果这个预期成立,通胀板块的挖掘将可能类似于2007年,向纵深方向发展。事实上,许多基金公司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如诺安基金就曾在策略报告中指出,要深耕地产产业链,沿着“地产-建筑建材-工程机械-钢铁-煤炭-有色”进行布局。
中小基金优势明显
与市场处于上升通道时善于配置大类资产的大基金占尽优势不同,当市场处在震荡期,基金开始着眼于结构性机会时,操作灵活、选股能力较强的中小盘基金优势就显露出来。
分析师指出,从历史投资经验来看,基金的操作风格对基金业绩具有深刻影响。中小基金由于规模较小,比较偏好于根据市场波动灵活变动仓位,同时擅长选择个股。在市场不断上扬过程中,喜好波动性操作的中小基金容易踏错节奏,导致业绩出现震荡。但在市场本身处在不断波动过程中时,中小基金的这种偏好反而成为其最趋利避害的优点,其中主要投资中小盘个股的中小基金优势更为突出。事实上,在9月份的剧烈震荡中,中小盘基金表现明显活跃,而三季度中小盘投资基金也排名靠前。
谈及中小盘股的投资机会,国泰中小盘成长股票基金经理张玮则认为,四季度中小盘的投资机会显著。他表示,前三季度,大盘股涨幅要胜于中小盘股,中国股市历来“二八”风格阶段性轮换,未来市场机会转向“八”的可能性将会更大。而在四季度震荡的市场环境中,局部主题性投资将成为常态,中小盘股的机会要比大蓝筹股多。此外,创业板推出也将对中小板上市公司估值带来一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