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A股市场下有支撑而上有压力,我们总体判断11-12月大盘将呈现震荡上升的慢牛格局,考虑到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以及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消费和低碳经济这两大投资主题。
岁末A股震荡向上
8月份,上证综指在资金集中撤离冲击下产生的低点2639点将成为年内的重要低点。而在宏观经济持续向好、上市公司盈利改善、资金面依然宽松、估值较为合理的背景下,A股市场将重拾升势。我们总体判断11-12月大盘将呈现震荡上升的慢牛格局。
宏观经济继续向好,但超预期增长概率不大。市场整体估值不高,但估值再次大幅提升的空间也不大。宏观经济V形反转以及上市公司业绩整体好转,确实对市场构成强大的支撑;而在业绩无法超预期的情况下,市场经过近一年左右的大涨后,向上的阻力也变得更大。加上美元汇率近阶段极有可能产生一波像样的反弹,而管理层首次强调要“治理通胀预期”,这些不确定因素都会对2009年剩余两个月的行情构成压力。
投资主题:消费+低碳经济
我们预计11月和12月,大盘指数将在权重股的先抑后扬带动下增大波幅。历史经验表明,在动荡市况中选择防御类个股往往会跑赢大盘。另外,考虑到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以及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我们最终选择了消费+低碳经济两大投资主题。
先看消费。
当前宏观经济增长大量依靠投资,但投资受项目收益率下降和房价远离居民收入影响而后劲不足;同时外贸条件没有明显改善,尽管全球经济从危机中复苏,但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净出口对GDP拉动很难恢复到危机之前的水平;这一切都令内需的拉动显得格外重要。
从消费占GDP的比重看,2008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50%,不仅低于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也低于同为新兴市场国家的俄罗斯、巴西和印度。启动内需任重而道远,但同时也意味着内需有极大的增长空间。2008年中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消费结构由食、衣逐步向住、行、休闲娱乐阶梯升级,这已在2009年房市、车市的旺销现象中得以体现。
调结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内需将成为推动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消费类股将是未来数年股票市场持续的热点,现在布局依然不晚。从消费结构看,我们看好房地产、家电、汽车、金融服务、商业零售、医疗服务、品牌消费品行业,以及与此相关的钢铁、水泥、建筑等行业。
再看低碳经济。
2006年全球来自化石燃料的碳排放量达到292亿吨,比1980年的碳排放量增加了57.7%。随着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全球平均温度、海平面、自然灾害频率大幅上升,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存环境。从已经探明的原油和天然气储量来看,原油和天然气分别仅够使用50年和58年。气候危机和能源危机日益临近,发展低碳经济箭在弦上。
首先,低碳经济产业链包括能源供应、能源存储和运输、能源消费三个方面。在能源供应方面,主要的替代能源有光能、风能、核能、水能、生物质能,除了寻找替代能源外,火电节能减排也非常重要,主要应用的技术包括IGCC和CCS等。能源传输和存储方面主要包括电池技术和智能电网。能源消费包括工业节能的余热锅炉、交通节能的电动汽车、建筑节能的BIPV和能源合同管理、生活节能的LED灯等。
其次,新能源的三种重要形式:风电、光伏、核电。经过近几年发展,风电和光伏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近期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不过产能过剩是相对概念,关键零部件的创新和制造仍亟待发展。风能是最有可能率先大规模应用的新能源,风电上网是瓶颈。受多晶硅价格大幅下跌拖累,光伏产业发展处于低谷,期待复苏。核电由于其运行稳定、运营成本低、碳减排效果显著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全球关注,中国核能发电占比2.2%,与全球14.7%的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我国核电发展潜力巨大。
第三,能源传输:智能电网和特高压。国家电网将分三个阶段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在智能电网的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环节需要关注特高压、柔性输变电系统、数字化变电站、配网自动化产品以及智能电表和用电管理与采集系统。
最后,哥本哈根猜想。即将在12月举办的哥本哈根会议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我们预计此次会议达成全球减排的框架性协议可能性较大。代表发达国家的美日欧、代表发展中国家的中印都将同意在这个框架性协议中协商解决碳减排和碳交易问题。短期来看,现有的CDM机制仍将得到维持,但长期来看,随着框架性协议不断推进,中国和印度作为全球碳交易的供给方逐步转变为需求方,全球碳交易量和碳交易价格均将逐渐上升,CDM市场将会缓慢萎缩,JI交易额或许会慢慢上升。
我们认为,关注事件驱动,电力设备、核电、节能减排板块四季度跑赢指数是大概率事件。未来两个月,有可能出现较多利好事件给低碳经济板块带来投资机会。我们预计整个低碳板块在11-12月表现将强于大盘,重点关注电力设备、核能、节能减排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