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 证监会近日颁行新规,对目前基金业短期化“排名”予以纠正,要求对基金应进行长期评价,并淡化基金经理个人色彩。其中,最被业内所称道的是,不满三年的基金不参与评级排名。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总监乐嘉庆指出,目前的基金排名拘泥于每年、每月、每周甚至每日,但实际指导意义不大,也给基民带来错误的指导方向,此次新规就是予以纠正,指导基金排名要立足于三年以上的期间。
基金评级机构面临洗牌
一直以来,基金评价机构林林总总,却没有任何的资质条件,因此鱼目混杂、质量参差不齐。
该份《意见稿》的第六条,证监会明确表示基金评价机构应当加入中国证券业协会。此外,《意见稿》还对基金评价人员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基金评价人员应具备基金从业资格,并且只有在加入一家基金评价机构后,方可从事基金评价业务,不得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金评价机构执业。
乐嘉庆指出,新规强调了评级机构的专业性,改变了目前”谁都可以评”的混乱局面,从而也树立了基金评级的权威性,正确引导基民选择基金。
排除私募和券商理财
《意见稿》还作出了以下说明,不能对不同分类的基金进行比较;不能对同一分类中包含基金少于10只的基金进行评级;不能对处于建仓期的基金进行基金评价;基金评级的更新间隔不能少于3个月。
乐嘉庆指出,新规的含义在于,基金评级体系只对公募进行排名,将私募、券商理财产品排除在外。由于在操作方式、收益要求等方面截然不同,因此上述三类产品不属于同类基金,也无法类比,但目前社会上充斥这将公募和私募做收益对比的现象,新规出台后确立健康的评级规范。
基金公司乐对排名新规
对于基金评级新规,基金公司大多乐观对之。农银汇理基金公司有关人士指出,从基金公司内部讲,社会上短期或长期排名对公司影响不大。
广州某大型基金公司人士则告诉记者,基金新规的出台给基民带来一个正确的指导方向,更加容易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