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券商期待的“小集合”理财产品日前获得证监会的审批通过,
光大证券摘得首单。19日光大证券发布公告,其设计申报的“光大阳光集结号混合型一期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日前成功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复。
光大证券一位高管对记者表示,该“集结号”产品何时推出正在研究之中,至于是在元旦还是春节,推出的时间窗口并不是我们看重的。我们将依托光大证券在资产管理上的优势与特色,给客户带来满意的回报。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券商“小集合”产品的陆续推出,券商“小集合”与基金“一对多”将展开正式交锋。券商与基金各有优势,这块市场可拓展的空间很大,将会形成双赢的格局。
“小集合”或会加快推出 对于券商首单“小集合”产品的获批,业内人士表示,这表明了监管层对券商资产管理业务的大力扶持。对于“小集合”产品,监管层采用简化审批程序,产品批文将不再是稀缺资源,短期内小集合产品推出或将越来越多。
此次光大证券推出的“光大阳光集结号混合型一期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为非限定性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存续期为10年。计划推广期间规模上限为10亿份,此规模上限均含公司自有资金投入的份额。
所谓“小集合”,是相对传统的集合理财产品而言,前者募集金额规模更小,且参与人数也相应减少。
早在今年9月初,证监会将一份内部文件下发至各家证券公司,在这份内部文件中,证监会对券商“小集合”理财产品给予正式定义:“限额特定理财产品,指的是产品规模在10亿元以下,客户数量200人以内,单个客户参与金额不低于100万元的理财产品,也叫小集合。”并且,证券公司申请设定此类产品按照简易审核程序办理,在10个工作日内审结。而此前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审批时间多在3个月至半年不等。
在基金、银行和私募等的夹击下,特别是基金“一对多”开闸后,面对基金的咄咄逼人之势,券商加快了推进“小集合”产品的脚步,纷纷上报“小集合”产品,拼抢资金在100万元至1000万元之间的中高端客户。据悉,包括国泰君安、光大证券、华泰证券、
招商证券等大型券商均已上报了“小集合”产品方案。
而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首家“小集合”获批,确实出乎一些人的意外。昨日记者采访了
海通证券、国信证券等几家大中型券商资产管理部的相关人士,他们均表示看好“小集合”的发展前景,正在积极准备申报设计各类型的产品。
同台较量刚刚开始 今年9月1日基金专户“一对多”第一批名单出炉,9月4日第二批“一对多”产品出炉,同时第一只产品募集完毕,其发行的火爆恐怕连基金也颇感意外。截至目前,已有35家基金推出了共100多只产品。
理财产品市场存在一个购买金额的金字塔:最底端是一般的基金产品,购买金额1000元起;向上为券商集合理财产品,起步5万和10万元;100万元以上归私募产品所有;1000万以上的多为券商定向理财计划;顶端的便是基金专户理财,门槛多高达5000万元。显然,凭借100万元的起步价,基金“一对多”产品一举杀入券商和私募的势力范围。
实际上,券商的集合理财业务以及相关产品已经存在,例如光大证券2005年推出的“阳光一号”就是类似于“小集合”理财产品。该产品经过4年的洗礼后已经获得了4倍的收益。
正在准备申报“小集合”产品的一家券商资产管理部人士表示,我们内部设立了定向部,专门匹配小集合的投资与研究。相比基金,券商的优势是比较善于创新,创造绝对收益。
一家大型券商投资经理认为,由于资金门槛提高,而人数减少,投资者将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和这类客户的沟通会更多,更能了解到他们的特殊需求。和基金相比,我们与客户的贴近度更高,市场反应程度也较为灵敏。
平安证券总经理龚寒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与基金相比,券商的营销渠道要占优势,券商靠的是营业部加银行的营销模式。特别是对经纪业务做的比较好的大券商来讲,其客户资源丰富、存量客户多。很多客户都是通过网点渠道介绍过来的,比如先买了集合理财产品觉得不错,进而发展为专户理财的客户。”
银率网分析师认为,基金一对多理财业务的优势来自于基金公司专业化的资产管理、丰富的投资管理经验和人才积累,在投研能力、风险控制、产品创新、投资运作的专业性及规范性等方面具有优势。
然而,真正的优势要靠业绩来证明。券商与基金到底谁会在这场较量中占上风,还需要时间和业绩来验证。
作者:于德良 (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