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企业和做投资一样也是长跑。”对于纷繁芜杂的企业管理,作为总经理的杨东用寥寥数字“提纯”出兴业全球人寿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兴业全球基金”)的核心企业文化。相比规模扩张,更为杨东乐道的是与这一核心企业文化一脉相承的基金业全新理念:社会责任投资、企业有机增长。
企业经营不争一时先
管理费生存模式,让众多基金公司“多快好省”地追求规模。而以优异业绩著称且多年入选十大“金牛”的兴业全球基金,缘何在规模上似乎一直保持“慢牛”状态?
“不是我们刻意控制在小规模,我们追求合适的规模。”杨东说,规模要与资源和能力相匹配,这些年缺少优秀基金经理,发展太快会让不太成熟的人都得上马。
路遥知马力。过去两年市场大起大落的浪淘沙,见证着兴业全球基金的投研实力,今年以来旗下基金整体表现继续名列前茅。
“兴业全球基金的投研实力和幸福感指数,在业内都是得到高度认同的,这同杨东有莫大关系。”一位基金公司高管如是说。
杨东怎么看?“‘志同道合’是团队凝结的动力,我们的投资人员都是很温和、情绪较平稳、较理性的人。长期来说,这类性格的人做投资可能较好一些。”
兴业全球基金吸引人才的关键,是为员工提供自如发挥、有发展空间并有所可学的融洽环境。杨东所做的,则是为团队树立共同理想和愿景,给予员工认同感和归属感。
社会责任践行无终点
在杨东看来,“践行社会责任没有终点”。
自2006年起,兴业全球基金在杨东倡导下捐助贫困地区希望小学,又展开赴山区助学、现金奖励优秀乡村教师、资助贫困学生、建立图书馆等一系列公益活动,杨东亦为此深入川藏。去年8月以来,兴业全球基金三次邀请50名乡村教师赴京沪参加希望小学教师培训。杨东表示,这将成为兴业全球基金支持贫困山区教育的主线。
这种价值观与兴业全球基金的发展,在社会责任投资上找到完美结合。“社会责任投资原来在中国是空白,我们很自豪地填补这个空白,相信它在中国会有广阔发展空间。”杨东认为,这一理念将很好地引导资源配置。
于是,国内资本市场的社会责任投资热一再点燃:在发行首只社会责任投资产品兴业社会责任基金后,兴业全球基金陆续发表多篇社会责任投资学术论文;去年9月引进该领域经典著作《社会责任投资 改变世界创造财富》,首开国内先河;近日举办主题论坛,邀请美国该领域领军人物多米尼来华演讲……
企业有机增长理念,是践行社会责任的另一诠释,也体现出兴业全球基金独到的市场解析力。“从长期看,非有机增长质量不如有机增长,尤其在社会贡献方面。”杨东说,这一投资理念恰恰契合当下对中国市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解。
首批5000把无偿的“爱心伞”,在上海所有地铁车站默默等候着有不时之需的行人。也许有一天,忘记带伞的你和爱人撑起的便是其中一把,伞上悄然印刻的正是“兴业全球基金”。而当你原物奉还时,不正是社会责任的一次双向践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