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今年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国际论坛上,ETF无疑是一大热门,也是被监管层、交易所和与会嘉宾提及最多的一类基金产品。
来自基金公司、证券公司和海外ETF管理机构的五位专家一致看好ETF在中国基金业发展的潜力,认为ETF是一个让交易所、指数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投资者多方受益的金融创新产品,基金业界应该积极推动ETF大发展。
ETF得到投资者快速认同
据悉,今年是指数基金大发展之年,特别是ETF的发展。易方达基金公司总裁叶俊英表示,被动投资在中国被投资者理解和接受的速度远远超出了想象,目前国内指基规模已达3000多亿元,其中,ETF及其联接基金规模有730亿元左右。
基金市场上很少有一个产品能像ETF那样,和如此多的市场主体存在很大的利益关系,交易所、指数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投资者等多方面都将受益于ETF大发展。
银华基金公司总经理王立新也十分看好指数化产品的发展前景。他认为指数化投资是基金发展的大方向,ETF和其他指数基金的大发展可以缓解基金公司经验丰富的主动投资基金经理不足的问题,还可以规避基金投资的道德风险,把投资选时的工作交给投资者自己。谈及产品空间问题,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胡立峰认为,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将大大推动交易所化基金的发展,一旦这两大创新能够及时推出,ETF和其他交易所基金中短期之内可能获得较大规模的增长。
跨境ETF破冰在即
除了国内市场ETF之外,跨境ETF的“破冰之旅”也有了最新的进展。华夏基金公司副总裁滕天鸣透露,华夏基金计划推出的恒生指数ETF已经上报监管层,该产品未来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考虑到香港股市在交易时间、货币兑换、投资者熟悉程度等方面比海外其他指数的优势,华夏基金选择了香港市场最具代表性的恒生指数作为ETF的跟踪对象。
在海外市场ETF管理上,iShare在全球管理的ETF资产达4500亿美元,占全球该类产品1万亿美元规模的接近一半。该公司产品总监梁雪真认为,ETF既可以是很简单,也可以是很复杂的产品,简单在于投资起来很简单,复杂在于背后的投资运作,流动性、透明化和多样化是更多投资者接受这个产品的原因。此外,ETF管理中先进的基金交易技术平台也非常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