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私募基金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在这样大步向前的同时,其瓶颈却依旧存在着。
统计显示,截至11月末,今年成立的私募产品已超过120只。目前,市场上正在运行的阳光私募累计达300多只,不少业绩优秀、品牌出众的私募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已超过10亿元,如星石、武当、从容、重阳等。据不完全统计,中国阳光私募管理的资金规模已经从2008年的50亿元发展到当前的超过300亿元,这种“井喷”也吸引更多的公募基金人士加入。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公募基金自身存在的一些“顽疾”,私募基金在未来还将取得长足的进步。北京源乐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投资总监曾晓洁曾表示,私募在中国以后肯定是一个有非常大前途的行业。理由很简单,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中产阶层将大量的崛起。但是这些中产阶层崛起之后,未必会有一个专业的理财思路去管理他的财富,这将给私募基金的发展带来大量机遇。国泰德邦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志强也表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为私募的大发展带来不可多得的良机。
即使这样,捆绑在私募基金身上的种种瓶颈依旧存在。CBN记者在采访多位业内人士后发现,阻碍私募基金发展瓶颈主要体现在:一是监管体制应进一步明晰。虽然私募通过信托公司可实现阳光化,但目前信托归属在银监会的管理之下,而作为资本市场的参与者,阳光私募从属性上又应纳入证券监管范围。另外,现阶段私募基金通过信托公司开立证券账户受阻,行业人士期盼尽快恢复通道。
最后就是私募产品投资门槛较高,中小投资者无法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