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合经营的战略大旗之下,保险系基金公司“分娩”在即。
2009年最后一天,新黄浦公告,其参股的子公司中泰信托拟将手中所持有的48%大成基金管理公司的股权转让给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集团)。
交易完成后,人保集团将直接控股大成基金,而大成基金也有望成为我国首家真正意义上的保险系基金。
中国人保以外,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等保险公司也在积极筹备基金公司,其中平安大华基金公司亦在等待监管机构审批。业内人士预测,保险系基金公司有望在2010年集中出现。
大成基金“升级”
2009年最后一天,上市公司新黄浦发布的公告显示,在近日中泰信托股东会上,通过了向人保集团转让所持有的48%大成基金公司股权相关事宜,根据2009年3月31日为基准日的转让价格,大成基金的评估价值为13.989亿元,该议案还需报中国银监会等相关监管部门核准通过生效。
事实上,中国人保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中,大成基金本就是其金融大局中的一颗棋子,只不过现在大成基金规格升级,从“孙子辈”公司一跃成为人保直接管辖的子公司,有望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只保险系基金。
此前,大成基金一位内部人士曾经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从人保集团到人保资产管理,再到人保投资、华闻控股、中泰信托,人保其实是间接持股大成基金,因此,说大成基金是保险系基金公司有点勉强。
据了解,2008年6月,人保集团旗下的人保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获华闻控股55%的股权,而华闻控股持有中泰信托、华闻期货等多家金融机构股权,且是中泰信托大股东。中泰信托持有48%的大成基金公司股权,是其第一大股东。
2008年11月,大成基金公告称,董事长将由中国人保资产管理公司副总裁张树忠接任,同时聘任原大成基金副总经理王颢担任公司总经理。
大成基金一内部人士在1月初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此次人保集团将大成基金变为子公司的原因,是出于对大成基金业务的重视和对资源整合的考虑。
据他了解,在大成基金正式进入“人保系”之前,人保集团即有意积极推进各分属公司与大成基金的业务合作,但由于人保集团为大国企,而大成基金并不是直属子公司,不可避免会造成许多问题。
“之前我们和人保集团隔了四层,要和人保集团直属的子公司进行业务合作时,按照程序需要一层层向上报送,最后很多时候是由人保集团直接来协调,才能提高效率。”
分析人士指出,意在上市的中国人保一直着力打造其金融控股平台,以财险起家的中国人保,近年来寿险发力,发展迅猛,收编中诚信托之后,进入基金业成为完善其金控的重要一步。
保险系基金今年或集中出现
保险公司进入基金行业所能获取的潜在利益不言而喻。
“在金融综合经营的趋势下,尽快扩展经营领域是保险公司的共识,所以保险渴望进入基金业不难理解。”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系主任王绪瑾表示,“基金公司本身就能够带来利润增长点,同时基金拥有大量的客户资源可与保险分享,此外,基金领域的产品创新也值得保险借鉴。”
保险巨头都在积极筹建自己的基金公司。记者了解到,中国平安与新加坡大华银行合资成立基金公司的申请亦在监管机构的审批中。中国人寿自2007年以来同样在谋求进入基金行业,而现有的合作伙伴极有可能是澳洲人寿保险商AMP旗下一家投资管理公司。
业内人士分析,多家保险公司成立基金公司只待监管机构批准这一道门槛,今年有可能出现几家保险系基金。
而在基金业同行看来,人保集团直接“上手”大成基金,意在为未来强大的保险经纪人队伍加入到基金销售业务中做准备。
银行、券商等渠道的垄断和拥堵现状正在引起越来越多基金公司的不满,尤其是在目前基金整体规模停滞两年的弱市环境中,引进新的渠道竞争者几乎成为各家基金公司的共识。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大成基金总经理王颢在2008年新上任时就向中国证监会递交了一份关于拓宽基金公司销售渠道的申请报告,报告主要强调了保险公司在基金渠道方面的潜在优势。
在王颢看来,基金创新不仅要涉及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销售渠道等其他方面也应开展创新,基金公司不仅在产品上可以和保险公司开展多方面合作,同时也可以在渠道方面利用保险公司的优势来开展交叉营销。
业内人士和多位基金分析师分析认为,若批准保险公司成为基金渠道商,基金公司将明显受益。这是因为,一方面能给“保险系”基金公司节省大量销售成本,另一方面,基金公司有望在产品推介和高端客户资源上获得保险公司的支持。
上述大成基金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相对于银行渠道,保险公司和基金公司业务重叠的部分不多,而银行储蓄业务和基金业务冲突比较厉害,尤其在每年年底时这种冲突更为明显。
但一位不愿具名的基金分析师也向记者指出,对于具有保险公司股东背景的基金公司来说,探索保险、基金交叉销售或许存在一定可能性,但对于没有这方面优势的基金公司而言,借助保险代理人目前还存在困难。“保险代理人对基金业务并不熟悉,需要花大力气来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