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设计相近,业绩相去甚远,基金投资风格“漂移”带来差异
基金数量越来越多,在设计和命名上,重合之处也越来越多。但在过去半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中,名字或者设计接近的基金,在业绩上的回报却相去甚远。在投资领域和业绩比较基准类似的情况下,同类基金之间的
差别在哪里?基金投资风格为什么会出现大幅“漂移”的情况?本周本报以小盘基金为例剖析这一点。
广发小盘:中盘风格的“小盘”基金 广发小盘基金是目前市场上成立较早的一只小盘基金,曾经一度是牛市的宠儿,从长期的业绩来看,这只基金的业绩仍算优异,三年净值收益49.49%,最近一年是45.77%。
重仓股平均市值超300亿 但从另一方面看,该基金与业绩比较基准的差异很大。从2009年第四季度的数据看,广发小盘成长的仓位水平为87%,净值收益率为19.23%,但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27.91%,两者之间相差了8.68个百分点。可以说其业绩与业绩比较基准的差异在全部开放式基金中也算比较大的。
而如果从其持仓来考察,去年第四季度,其持有的前十大股票中,有
苏宁电器、
国阳新能、
深发展A、
泸州老窖、
潞安环能、
中联重科、
太钢不锈、
格力电器、
西山煤电、
兴业银行等,从其最新的股价看,这些公司中市值最小的股票也超过200亿元,平均市值超过300亿元。
而这一水平放到A股中,在全部1713只A股当中,按市值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第1600只附近的股票市值恰为300亿元。而按照广发小盘成长基金对于小盘股流通市值的定义,即全市场流通市值倒序相加达到总流通市值的50%的那部分股票,从这一标准来看,苏宁电器、潞安环能、西山煤电等股票也明显不属于小市值公司行列。
不管从基金的净值表现还是持股来看,广发小盘的风格已经是中盘基金风格,称为蓝筹基金也不为过。
小盘基金规模不小 从去年第四季度的业绩看,广发小盘和投资范围界定更加宽泛的中小盘基金业绩相差不大,但易方达中小盘、上投摩根中小盘、华安中小盘和金鹰中小盘,其业绩就与其对应的业绩比较基准接近,选股上也更能体现出中小盘特点。
不过抛开契约的限制,从规模看,在目前所有的小盘和中小盘基金中,广发小盘成长的资产规模最大,其净资产规模也超过了百亿,而其余中小盘基金大多在40亿元以下,这在一定程度上或许也是选股风格出现差异的原因。
嘉实增长:失效的业绩基准 另外一些以“增长”或“成长”为名的基金,其投资范围往往也是小市值、高成长的公司。不过,如果只比较业绩基准,这类基金很多时候“风格漂移”更为严重,只不过他们的名字不那么显眼。
业绩与基准差太远 嘉实增长就是其中之一。如果论业绩与比较基准的差异,嘉实增长无疑是差异最大的几个基金之一。
嘉实增长的投资目标是投资于具有高速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获取未来资本增值的机会。其业绩比较基准是巨潮500小盘指数。但这只混合型基金2009年第四季度的业绩回报是17.46%,而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增长率是32.63%,两者相差了15.17个百分点。
从去年第四季度的持仓来看,其前十大个股中大部分是中小市值公司,但也不乏
中信证券、潞安环能这样的大盘个股。
仓位也是原因之一 不过对于嘉实增长来说,这种差异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仓位导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其去年第四季度的仓位只有67%,如果按照仓位折算,其同期业绩与业绩比较基准的差距就缩小到了4个百分点左右。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分析师指出,主动基金的业绩大幅落后于业绩基准,一方面是基金管理能力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基金风格“漂移”的原因,但从整体来说,基金业绩是不是超过业绩基准,仍然是选择基金的一个有效参数。(记者吴敏)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