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担忧如不参与股指期货,私募的竞争力会遭到一定影响
深圳君赢投资总经理王伟臣这个周末专程赶到武汉,他要给武汉的投资者讲讲怎么抓住股指期货带来的巨大投资机会。
可是,私募信托参与股指期货开户尚未得到管理层的首肯,王伟臣却信心满满,本周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的相关指引已经出台,他认为,私募信托开户股指期货只是时间问题。他手头上也已经设计好一款对冲合约的信托产品,就等着批复了。
私募研发新产品
根据王伟臣的介绍,这款信托产品主要是针对股指期货研发的,股指期货覆盖的资金不超过资产净值的80%。
“因为股指期货是杠杆制的,期货覆盖净值80%,只需要用到资产总值的6%左右。”王伟臣表示,这也是股指期货最大的优势所在。
在设计好对冲产品的同时,王伟臣的团队也建立了一套专门的模型对沪深300股指期货进行计算和研究。“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王伟臣信心十足地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现在万事俱备,就等待“开户批复”这道东风了。
等待管理层放开限制的不仅仅是王伟臣,深圳另一家私募基金深圳纬基投资也在积极准备一个针对股指期货的产品。“如果信托产品开户迟迟不能批复,这个产品会转为代客理财。”纬基投资的投资总监李凯说。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肖永洁也对本报记者讲述了其在调研中发现的情况,有一些私募确实已经开始着手针对股指期货作一些准备,像王伟臣这种开始做产品开发的属于少数,大部分私募是进行模拟操作,还有一些私募则是开始参与管理国外的对冲基金,希望一旦国内有机会可以马上成立对冲基金。
王伟臣和李凯都有相当丰富的期货从业经验,股指期货对他们而言是一个体现自己竞争力的巨大机会。
但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对上海、北京、深圳等地50多家私募基金调研了解到的情况,大部分私募对于参与股指期货还是保持谨慎的态度。“特别是上海这边一些公募基金出身的私募,非常谨慎,他们认为股指期货本身的风险是很大的。”肖永洁说。
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研究员彭晓武则指出,目前国内大多数私募对于期货并不是很在行,这部分私募对股指期货也都处在观望的状态。
深圳市铭远投资研究部总监韩跃峰就表示暂时没有考虑参与股指期货。在韩跃峰看来,投资更注重选股而并非交易,自己投资的很多品种都不在沪深300指数的范围内,不存在用股指期货对冲的需要。同时,他也坦承,要把握市场短期波动,利用股指期货赚钱“有难度”。
私募参与股指期货尚有障碍
从去年7月份以来,信托产品开户一直处于暂停状态。“连证券账户什么时候开通都不知道,股指期货开户就更难说了。”一位信托公司的负责人表示。
肖永洁认为,现在主要看管理层是否认同国内的私募基金就相当于国外的对冲基金,而在国外,对冲基金是参与股指期货的主体。
“私募信托参与股指期货肯定会批下来。”王伟臣对此则相当乐观,他认为私募参与股指期货是迟早的问题,股指期货是一个套期保值的工具,普通投资者都能参与,不可能限制私募基金的参与。
除了开户上仍不明朗之外,肖永洁指出,在技术上也存在一些担忧。据她介绍,现在阳光私募信托产品的净值是由托管银行核算出来的,如果私募信托开通股指期货,那么到时净值核算就要将证券账户的净值和期货账户的净值一起进行核算,目前银行方面将两个账户的净值一起核算在技术上是否成熟还有待观察。
即使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原有的私募信托产品要参与股指期货也面临着修改契约的问题。现有的私募信托产品在契约上对衍生品的投资范围大部分都有限制,但也会给产品留一点余地,部分产品契约中规定3%~5%的范围可以投资衍生品,少数产品还将这部分投资范围放宽到10%。
在这个范围内,私募基金只能少量参与股指期货,如果要更大程度参与就必须修改契约。
“部分私募认为私募产品相当于国外的对冲基金,认为凡是能获得绝对收益的机会都会去参与,这部分私募则已经在积极跟信托公司沟通修改合约的问题。”肖永洁说。
股指期货初期公募或占优势
目前,已有三类公募基金可以参与股指期货,但私募参与股指期货仍遥遥无期,肖永洁认为,在股指期货开闸初期,如果私募仍然不能参与,会对私募的竞争力造成一定影响。
肖永洁称,私募本来就是追求绝对正收益,私募与公募相比,一个先天性优势就是仓位比较灵活,一旦公募可以做空,而私募不能参与股指期货,只能空仓的话,在收益方面肯定会受到影响,那么私募这个先天性的优势就不存在了。
同时,肖永洁也表示,当公募、私募都能运用股指期货同台竞技的时候,初期公募基金的优势也会更明显,毕竟公募基金在人才储备上更具有优势,会从海外招募一些专门做对冲的人才,他们驾驭股指期货会更加娴熟。
“但从长期看,私募决策效率更高,操作上会更灵活。私募应该会成为中国未来的对冲基金。”肖永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