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盈投资公司投资总经理许升宸:没有人能够完全看得清楚市场,往往我们认为看清楚的时候,其实只是以偏概全。我不敢说我看对了,只能说,按照这个理念去操作,可能会跟上市场的节拍,但市场是永远不可能战胜的。
证券时报记者 张 哲
几乎每一个见到许升宸的
人都不相信他传奇的投资故事,而每个人也都会感慨“出名要趁早”。谁会相信,如今身为博盈投资总经理、掌管着数亿资产、投资业绩让人侧目的他,只有27岁,入行也不过三年多。关键时刻“闪”出来
“你永远不知道他的兴奋点在哪里。看起来平淡无奇,但他总是能够在最关键的时刻把自己漂亮地闪出来,临场发挥能力很强。”一位熟悉许升宸的券商营业部经理如此评价。或许正是这一点,他才能够在人生、股市中捕捉到一个个机遇,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许升宸入行做投资,在私募界有传奇般的故事——既非名牌学府,也没有任何背景,完全靠着抓住一次人生的偶遇以及过人的天赋,成功搏出位。2003年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就读金融专业时,他开始用零花钱入市炒股,完全是草根研究,自己研究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甚至对上市公司领导人做研究。没想到收益率居然不错,熊市时年收益率高达30%。
2006年,大学实习时在上海一家数码广场配电脑,许升宸遇见了伯乐——浙江博盈投资的前任老板,二人无意间闲聊股市。“我给他看了我过去两年的交易记录,他说做得还不错,来我们公司实习吧。”
这次偶遇改变了许升宸后面的人生轨迹。进入博盈后,他在投资方面的天赋逐步显露锋芒。从后台研究员做起,2006年10月进入一线投资团队,2007年2月便独挑大梁管理起博江基金,出色业绩让许升宸以“火箭”速度从研究员跻身一线投资,当初提拔他的老板把投资业务剥离出给许升宸打理后,自己专心做起了实业。
风险的考量要先于收益
在许升宸看来,市场每天都在提供赚钱机会,不管是什么天分、背景、投资理念、投资风格,投资人其实要的只是结果,赚钱是硬道理。但是要赚钱,首要考虑的确是做到不亏钱。“任何时候,风险的考量总是要先于收益,不亏本才是最重要的。”他说。
不亏钱的原则,是许升宸控制风险的最高戒律,在选时、选股上他都有明确的风险控制。“很多人喜欢用估值给市场定性,但除此以外,其实更有必要从整个大的趋势上来把握市场,比如在有些敏感节点,需要你做出空仓或者满仓的选择,我一般都会计算一下风险收益比,如果风险收益比不合适,宁愿冒踏空的风险。选对了大的趋势,也就成功了一半,又何必天天去在市场里奋斗?”
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股市放大了人性中贪婪的本性,投资容易受情绪左右。那么就需要一个严格的制度来强制执行,博盈投资设有一个风控委员会,这个部门独立于董事会,并且有专门的风控系统,可以直接监督我、管理我,我们会针对不同个股设定不同的止损点,从5%到8%不一,一旦到达一定止损点,系统即可强制平仓。同时,一个股票达到预期收益也可以强制止盈。”
正是这种“要赚钱,先不亏钱”的理念,博盈投资以骄人业绩迅速成为江浙一带的私募明星,旗下博江基金2008年全年实现5.28%正收益,2009年3月至年底实现管理收益 239.82% 。
2010年顺势而为
当被问及2010年的投资市场,许升宸当即表示,“关于市场也有诸如震荡、W型、N型等不同判断,但我觉得给市场定性,容易在思维定势中固化,但市场其实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我更喜欢顺势而为。”具体到2010年股市,许升宸认为,认为今年股市仍有机会,不过,要经过一轮调整。
“2008年经历外围市场的冲击,国内经济以保8为主,2009年信贷刺激救活了一批房地产公司,也让国内经济热了起来。2010年,经济状况非常复杂,经济面临结构化调整。对股市而言,可能结构化调整要分开来理解,那就是,沿着结构化布局,而总体市场必将要经历调整。”
许升宸表示,经济结构化转型容易理解,股市调整则是经济转型的必要伴随条件,这是因为机构换仓必定引起调整,调整当中的机会则存在于结构化。“首先,科技创新应该是今年投资首当考虑的,因为短时间内无法被复制;第二条主线是节能环保,诸如新能源、新材料都是热点;第三条主线是消费股,尽管出大牛股的可能性比较小,但属于非常稳定的投资路线;第四条,城乡一体化路线,诸如基建相关、二三线城市的地产等;第五条,应该是重民生这点上看,医药保健,文化休闲也将是今年的一个重点。总体而言,2010年机会明显大于风险,个股机会将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