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因工作单位实行末位淘汰制被淘汰,加上感情生活不顺利,大成基金的一位“非在职”研究员袁健在所住小区跳楼。但对此事,大成基金回应称公司在职员工均在岗正常工作。
据《东方早报》报道,近日北大BBS出现署名为“北大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的文章称:“袁健同学是我们商学院2006级经济学金融学双硕士班学生,他于2009年夏季毕业,此后进入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工作。”文章还称,大成基金公司计划在2010年春节后实行末位淘汰制,袁健因此感到压力并郁郁寡欢。3月2日,大成基金公司正式向袁健发出解聘通知,3月3日,大成基金公司请袁健完成工作交接。在瞬间而至的巨大打击下,袁健终于无法顶住内心的压力,3月4日当天,他决绝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目前,袁健父母已将其带回江西老家安葬。
袁健为北大汇丰商学院2006级经济学金融学双硕士班的学生,之前在融通基金做研究员,但没有通过,自杀之前在大成基金做行业研究员,还在试用期。
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显示,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执业者中有一位名为“袁健”的人,其执业岗位为“一般证券业务”,执业证书取得日期为“2009-12-09”。
基金公司实行的末位淘汰制,通常由基金经理对研究员进行打分,将研究员的当期表现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以及“不合格”等层级。如连续3次“基本合格”,研究员可能面临被转岗或级别下调的危险,而如果3次“不合格”则意味着研究员将被辞退。
对于基金业的残酷考核,已有不少谴责声音。之前有报道称:随着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基金公司“被下岗”的不仅仅是年终考核不合格的基金经理,就连服务于投资的研究员,也有一套与投资直接相关的内部考核机制。就在这一末位淘汰机制下,不少基金公司10%左右的研究员在春节前“被下岗”。
对于袁健自杀一事,3月12日晚间,大成基金回应:大成基金公司在职员工均在岗正常工作。另有消息则称,大成基金内部人士表示,确实有一位研究员“现在找不到人,也不知道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