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基金频道-提供基金净值和行情资讯的基金门户 > 基金产品 > 社保及其他基金

亚洲主权财富基金:成长的烦恼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曹金玲
2010年04月09日07:37

  如果说过去对亚洲主权财富基金的关注是放在消化经济体庞大的外汇储备上,那么后危机时代,这些坐拥超过1万亿美元资产的主权财富基金将给予人们更多想象空间。

  兴起

  所谓主权财富基金,通常指在一个准政府机构管理下的巨大资金池,一般来自财政盈余与外汇储备盈余,并由国家成立的专门投资机构进行管理运作。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新兴市场促进了主权财富基金的一轮组建高峰。

  而上一波组建高峰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以阿联酋阿布扎比投资局为代表,中东产油国纷纷建立各种主权财富基金。

  “目前主权财富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商品美元和石油美元,商品美元出自亚洲出口外贸累积的大量外汇储备,石油美元则来自中东地区的石油收入。”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立坚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指出。

  孙立坚表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拥有大量贸易顺差的亚洲国家纷纷积累巨额外储,“一方面,这些国家并不满足于单一的外汇储备投资方式,也试图避开美元贬值和低收益的美国国债,而有多元化和高收益的投资需求;另一方面,2005年前后也是美国投资环境较好、收益率较高的时候,因此内部和外部条件共同推动亚洲国家组建主权财富基金。”他说。

  “年轻”的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当时的注册资金为2000亿美元。成立于1981年的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则坐拥超过3000亿美元资产,而新加坡另一只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成立于1974年,属于“元老”级别,掌管超过1000亿美元资产。

  根据主权财富基金追踪机构Preqin本月发布的最新数据,2009年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管理的资产总规模增长9%至3.51万亿美元,其中亚洲地区主权基金资产占比40%,中东和北非地区占比则为35%。而在2007年末,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的总规模为2.02万亿美元。

  Preqin的报告显示,虽然从未透露管理资产的具体规模,目前阿布扎比投资局仍可能是规模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挪威及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则位居其后。这三只主权财富基金的资产总规模已超过1万亿美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曾估计,全球主权财富基金从1990年的5亿美元不断增长,并有望在2012年达到总规模10万亿美元。“然而,目前一些主权财富基金被用于解决本国政府财政赤字问题,以及支持金融机构,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些主权财富基金的增长数据。”Preqin却指出。

  机遇

  “就目前而言,主权财富基金主要分成五种类型。”孙立坚指出,“一是稳定型基金,通过投资收益补偿原油价格上涨或对冲美元过分贬值带来的损失;二是储蓄型基金,用于购买短缺资源或资源相关企业的股票;三是投资型基金,主要目的即是追求稳定、安全的高收益。”

  “四是发展型基金,主要用于产业基金,扶持一些本国企业走出去或扩大产业链;五则是养老储蓄型基金,委托海外类似房地美、房利美、养老基金等机构进行委托代理投资,主要目的是保值,而非投资。”他接着说,“而一些亚洲主权财富基金更倾向于稳定型基金,对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进行对冲和补贴;当然,也有一些是储蓄型的和投资型的。”

  以中投为例。2007年,中投总共进行了两项重大投资,分别是对百仕通集团投资30亿美元和对摩根士丹利投资56亿美元,此外还有总额约1.2亿美元的其他一些小额投资;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使得中投在2008年放缓投资节奏,当年新增投资约在48亿美元,全球资产组合仍以现金和现金产品为主。此外,去年中投的主要投资领域则包括能源、发电、基础设施等项目。

  根据中投官方发布的2008年年度报告,该年实现净利润231亿美元,公司资本回报率为6.8%,但全球组合回报率为-2.1%。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随着2009年全球金融市场反弹和经济企稳回升,中投的投资回报率可能会达到甚至超过10%。

  中投对于大宗商品和基础设施的投资部署,实际上也是出于对冲金融产品和通胀预期风险的考虑。

  “中国经济增长伴随油价高企、美元贬值和美债低收益率等,因此我们希望通过一定的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收益,来抵消大宗商品价格飙升等带来的负面影响。”孙立坚说,“此外,还有一些战略储备的考虑,通过收购石油公司或相关资产,来平衡现在及未来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储备。”

  值得关注的是,摩立特集团的数据显示,在2000年至2008年一季度间,来自新加坡、中国、马来西亚、阿塞拜疆和文莱的六只亚洲主权财富基金,在公告的573宗交易中总共投资1500亿美元,其中有57%的投资资金流向了金融行业,而绝大部分对金融业的投资在欧美。

  但此后,亚洲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方向也开始从金融机构转向大宗商品、能源、新兴市场等领域。“主权财富基金、机构投资者和资产管理公司都在增持大宗商品。”巴克莱资本在去年末的一份报告中指出。

  有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淡马锡对除日本和新加坡外其他亚洲地区资产的投资比重已从上一年的34%提高至40%,希望抓住亚洲消费者支出长期增长中受益的投资机会;GIC也对新兴市场和亚洲本土的经济前景表示乐观。

  挑战

  但事实上,庞大的亚洲主权财富基金“走出去”并不十分通畅,不少发达国家政府对主权财富基金表现得担忧甚至抵触。一方面,他们担心这些大多由发展中国家政府出资的主权基金背后渗透着主权国家的政治利益,甚至可能是试图控制发达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另一方面,超过3万亿美元的庞大主权财富基金进出市场,可能会带来金融市场的波动。

  孙立坚对此却指出,实际上那些对亚洲主权财富基金在其他国家进行企业“国有化”的担心并不需要,因为至今还没有看到出于政治动机而建立的主权基金。

  “当然,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在国外也遇到一些挑战,比如国内外投资运作和监管方式不同;同一项投资交易中,目标国会担心公司和国家主权财富基金之间的抗衡可能造成不公平市场竞争;东道国担心主权基金对本国资源和战略性企业的控制权。”他接着说道,“又比如,在实际运作中也可能遭遇歧视性对待,本国和外国两套游戏规则,等等。”

  归根结底,一方面是缺乏国际监管标准和实践,一方面也缺乏足够透明性,东道国的疑虑由此而生。这也是为何主权财富基金自愿行为准则在2008年浮出水面的原因。当时IMF公布了主权财富基金“普遍接受的原则和做法”(GAPP),又称“圣地亚哥原则”,其中包括3个领域24个条款:法律框架、目标以及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体制框架和治理结构;投资和风险管理框架。

  “亚洲美元离岸市场”?

  “亚洲各国拥有大量商品美元,但都是各自被动地购买美国资产,我们可以考虑建立亚洲美元离岸市场,将大量外汇储备放在这个市场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孙立坚对本报记者表示,“与其被动投资巨额外汇储备,用以解决美国政府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问题,还不如将更多资金用于扶持和满足中资企业、在美华人等的投资需要。”

  在他看来,可以在这个亚洲美元离岸市场中发行美元计价的金融产品,比如债券、股票等,发行主体则是那些资信审核合格、需要足够美元到美国进行收购和投资的企业,从而摆脱对美国本土市场的依赖,形成亚洲主导的美元投融资平台。“这和当年的欧洲美元有所不同,欧洲美元主要是欧洲银行推出的特殊业务,用于美元存款,而亚洲美元则主要用于投资。”孙立坚说。

  “甚至我认为可以将这个亚洲美元离岸市场放在上海。”孙立坚如是表示。

责任编辑:姜隆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