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人士透露,近期基金公司再次接到来自监管层方面的“窗口指导”,要求谨慎参与创业板投资。一位基金人士在接受采访时坦承,从近几日的情况看,由于创业板行情极为活跃,新股定价“高得离谱”,因此,基金公司方面受到“窗口指导”在情理之中。这位人士强调:“如果
监管层方面进行‘窗口指导’,那么这也显示出有关方面对近来创业板行情极度疯狂现象的一种姿态。”◎由于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交易行为容易影响市场的短期波动,因此,在对基金交易的监管方面相当严格。比如,当基金对某只创业板新股在其上市首日的买入量超过10000股时,将会接到交易所方面的询问。
李稻葵:
中国已在很多领域实施退出政策
据新华海外财经报道,李稻葵表示,中国的外汇政策只是整体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小的组成部分,中国已开始在很多领域实施退出政策。李稻葵表示,他的讲话只代表他自己的观点,并不代表中国央行。但他还称,在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上发表看法时他将坚持同样的观点。他还强调,货币政策委员会只是一个顾问机构而非决策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美洲开发银行年会上曾明确表示,如果能确信经济复苏,那么部分特别的刺激措施可以逐步淡出,退出政策可以实施的必要条件包括“确定经济不会出现W形复苏,即经历当前反弹后经济增长再度放缓。”他同时表示,退出财政和货币刺激措施需要“先后有序”,“对于许多国家而言,财政刺激政策应最后退出。”
新股发行改革下一步:
存量发行或为方向
近日记者从一位业内人士处获悉,证监会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存量发行制度,并态度积极。在接受采访的多位资深投行人士眼中,存量发行的利弊非常清楚,好处有二,在于大股东快速减持套现不必通过二级市场也不影响股价稳定,同时卖老股不发新股则不会摊薄企业利润,但弊端也很明显,这一方式仅有利于原始股东变现造富,而不利于资本市场基础功能即融资功能和上市公司回报股东功能的促进。
◎存量发行试点的提出已有数年,但今年这一话题再热,源自“两会”期间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提到,存量发行和一次核准多次发行(即储架发行)都是非常好的建议,都是将来完善发行体制必然触及的。这个信号代表了监管层鼓励社会充分讨论达成改革共识的意图。
住建部:房价上涨过快城市
限制购多套房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相关负责人表示,房价过高、上涨过快和住房供应不足的城市,限制购置多套房或大批量购置住房的炒房行为。
◎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投机性十分旺盛,市场供给难以在短期内增加,而房地产开发周期,需要一到两年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应从需求的角度进行调控。
社保今年减持中行6.76亿股
或备战大行再融资
据香港联交所资料,中国外汇业务规模最大的银行——中国银行今年以来已遭第二大股东——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下称社保基金)出售共6.76亿H股,占H股已发行总股本权益共下降0.9个百分点,而简单测算,社保基金通过减持可能已套现超过25亿元。
◎社保基金理事长戴相龙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就曾透露,社保基金可以在考虑投资比例和投资价值的前提下,参与今年三大行的再融资。相对而言,支持社保基金减持或为中资行再融资做准备的观点较多。社保基金参与银行再融资,给市场带来了信心,能够消除银行再融资给市场带来的心理恐慌。
银监会排雷五大银行
破解信贷“扩张-反弹”魔咒
记者获悉,银监会即将启动一项大规模“排雷”行动,以摸清风险底数,掌握贷款五级分类的准确性。监管层此举颇具深意。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未来能否破解信贷激增—不良贷款反弹的轮回“魔咒”,正成为监管者关注的重点。此前中国银行业三次信贷扩张,均留下了不良贷款反弹的记录。
◎去年在保增长、应对危机的背景下,银行业的贷款增量达到9.59万亿元;天量贷款投下去之后,风险到底有多大,分类是否准确,拨备是否足额提取,都是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如果分类不准确,将会影响到银行抗御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