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的理财中心,每天都发生着各式各样的理财故事,虽然每个基金投资者的故事各不相同,但其中却蕴含着相通的理财道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让我们一起走进华夏基金理财中心,从这些理财故事中寻找启示。
客户于总是一位企业高管,本身工作很忙,没有时间研究股票,2007年初他来到华夏基金理财中心咨询。与一般初识基金的客户不同,于总从一开始就非常认同“长期持有”的投资观念,希望通过投资基金来分享证券市场的长期增长,坚决不进行短期操作。
理财顾问在了解于总的资产结构和风险承受能力之后,为其量身设计了高风险高收益特征的基金组合配置方案。2007年收益颇丰,于总更是对基金“长期持有”信心满满。2008年初,市场走熊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理财顾问建议于总对基金组合的进行动态调整,降低风险和收益预期,增加债券基金的投资比例。一开始的时候,于总认为买基金就应该“长期持有”,不应该变来变去,没有采纳理财顾问的建议。随着时间推进,市场进一步下跌,理财顾问几经沟通终于说服于总调整了基金组合,成功规避了部分系统风险。
如何理解基金“长期持有”,华夏基金的理财顾问给出了这样的解答:“从专业角度来讲,我们提倡客户对于自己的基金组合采用‘动态的长期持有’策略。首先,基金作为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产品形式决定了‘长期持有’的基础原则;其次,‘长期持有’并不代表买完基金产品后就可以一劳永逸。投资者的风险收益特征有可能随着时间流逝而改变,基金产品的业绩表现也可能随着基金管理人变动、证券市场变动等因素而变化。因此,投资者在构建匹配自身风险收益特征的基金产品组合之后,还应适时调整、科学管理,做到‘动态的长期持有’,这样才能使基金组合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从于总的故事可以看出,基金组合的动态调整要控制好节奏,既不能过于心急、亦不能漠不关心,每半年到一年之间根据实际需要对基金组合进行一次动态调整,是较为科学的频率。如果投资者对于自身风险收益特征或基金组合的调整节奏把握不好,可以多向理财中心的顾问咨询专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