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跌中,有市场传言称,基金等机构在获准进入股指期货后大肆做空股市牟利———
近日股市强势震荡,股指接连下跌,有市场传言称,基金等机构在获准进入股指期货后大肆做空股市牟利。但据记者了解,机构参与股指期货市场有限,基金公司更是难觅踪影。
金融
、地产曾经是基金的最爱,但在最近几轮大跌中,它们遭到了几乎疯狂的减持,从根本上拖累大盘节节败退。基金是最大空头?
在市场连续大跌期间,机构参与股指期货相应操作细则出台。有投资者怀疑机构利用抛售股票的机会做空股市,以谋求在期货市场上的收益。更有媒体披露,有200亿神秘资金借道中信证券做空中国股市。
各种看似合情合理的猜测,加上市场对阴谋论的情有独钟,机构在此轮大跌中成为“巧取豪夺的最大空头”,似乎证据确凿。
不过,经过记者向基金公司了解,在5月13日之前,股指期货市场上几乎没有主流机构参与其中。
即便是在中金所发放了首批套期保值编码以及相应的套保额度,以券商为首的机构也没有大肆布局,基金更没有一家进入股指期货市场。
资金回执制度无法实行?
上周,监管机构、期货公司、基金公司代表在上海召开股指期货内部座谈会,根据会上透露出来的信息,基金参与股指期货分歧依然明显。
座谈会上,基金公司代表提出,托管行对划出资金的监管存在疑虑。在此之前,基金公司从托管行划出资金进入券商账户买卖股票,券商会照例开出资金回执,托管行也能够依此对资金动向进行监管。
“现在资金进入期货公司账户,托管行为了摆脱责任,必然也要求进行有效监管。但在证监会表态之前,券商和托管行实行的资金回执制度还没有办法实行。”了解座谈会内容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强行平仓制度不合理?
此外,基金也对现行的股指期货规则有所不满,其中争论的一大焦点便是强行减仓制度。强制减仓是指交易所将当日以涨跌停板价申报的未成交平仓报单,以当日涨跌停板价与该合约净持仓盈利投资者按持仓比例自动撮合成交。
“通俗而言,就是如果做反了市场,为了减少损失,以跌停板价格报价,而做对市场的盈利方还必须与之成交。”设计强制减仓制度的目的是避免客户、期货公司因市场极端行情而出现穿仓。
但基金公司对此不认同,“别人做错方向又不是我的错,为什么要强行成交?为什么不能继续盈利?这一规则不合理。”习惯了现货市场交易规则的基金公司对期货规则提出了挑战。
“目前来看,基金要想顺畅参与股指期货,关键还是需要证监会对若干细节点头认可。在此之前,基金利用股指期货套保也就是个设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