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基金频道-提供基金净值和行情资讯的基金门户 > 基金学院 > 基金知识

沃伦·巴菲特:天生王者(三)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银华基金
2010年05月24日10:53

  解散了巴菲特合伙公司后,40岁的“股神”几乎过着半隐退的生活,将工作精力专注于通过伯克希尔公司所进行的投资与并购事业中。

  1973年,道琼斯指数再度跌破900点,巴菲特却开始筹划发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优先债券,并成功募集到2000万美元。当年2月开始,巴菲特悄然入股《华盛顿邮报》,到了10月,伯克希尔·哈撒韦已成为该报最大的外部股东。

  在1973~1974年的熊市中,巴菲特将目光瞄准传媒、文化和广告行业。彼时,道琼斯指数跌至只有580点,连当时“漂亮50”中的翘楚摩根保证信托银行所管理的资金亏损也达到了2/3,无数华尔街的基金经理们都在恐慌性地抛售股票。1974年9月,巴菲特正式告别隐退生活公开露面,并生平以来第一次对股票市场公开发布预测:“现在正是投资的绝佳时机。”10年之后,巴菲特投入《华盛顿邮报》的1000万美元升值为2个亿,30年后,已经变为惊人的17亿美元。

  巴菲特对可口可乐公司的成功投资一直被人津津乐道,但若从其人生角度来看,其对蓝带公司的投资却更具有非凡的意义。这笔投资使其结识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朋友和合作伙伴——查理·芒格。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巴菲特开始逐步买入蓝带公司股票,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巴菲特已成为蓝带公司的最大股东,而芒格当时所经营的韦勒-芒格投资公司为第二大股东。在共同度过了证交会为时两年的调查危机后,巴菲特利用一系列并购,使芒格成为伯克希尔的股东和副董事长,他的投资开始变得更为简洁,结构也更为清晰明确。

  通过伯克希尔·哈撒韦,巴菲特先后涉足保险、食品、百货公司、银行和媒体,然后是烟草、软饮料、剃须刀、民航以及从百科全书到鞋业的各个行业,他将剩下的整个余生都融入其中。伯克希尔·哈撒韦从一个濒临倒闭的纺织厂成长为市值达380亿美元的大公司。从1965年到2007年,伯克希尔获得4008倍的投资收益率,远超同期标准普尔指数68倍的收益率,其股价也从每股15美元上涨到惊人的每股13万美元。2008年,巴菲特个人财富增长到620亿美元,成为世界首富。

  巴菲特已经成为世界投资史上的一个最伟大的传奇。他的成就令人瞠目结舌之处在于,他从未使用过复杂的财务杠杆,没有绞尽脑汁地去投机,更不曾去冒无谓的风险,而是单纯地依靠最为传统的长线投资获得成功;他重新挖掘了纯粹资本主义的内涵,教导了一代人该如何去定位经营;他证明了投资股票不仅只凭运气,而是一种理性的事业,与企业背后代表的经营业务一致。在以获取短期收益为目的的交易型投资盛行的年代里,他将投资变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良性纽带,甚至几乎成为了社会契约。2006年,他将自己85%的资产,约为380亿美元,全部捐献给慈善事业。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姜隆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