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基金频道-提供基金净值和行情资讯的基金门户 > 行情数据 > 行业分析

基金评级为何不能市场化

来源:投资者报
2010年05月24日16:27

  《投资者报》评论员 刘宗源

  备受市场关注的首批“钦点”基金评价机构出炉,出炉的结果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意料之中的是,有几家官方或者类官方的基金评级机构将会稳稳地获得首批资格,成为市场向投资者发布高端信息的“法定渠道”,海外知名的国际级和民营的评级机构将各选一位代表发给评级资格,而大部分第三方的评价机构将当成“山寨版”基金评级。

  而意料之外的是,还有部分此前在市场影响还不错,也得到市场和媒体认同的证券公司的基金评级机构没有迈过证券协会的行业准入门槛,一夜之间,他们成了基金评价行业的“山寨机”。

  “山寨化”是一种资源浪费

  原来就是“山寨”的评级机构被相关部门的行业标准赛选出来,无疑是一件尴尬的事情;而原本不是“山寨”的评级机构在认为制定约束标准后,突然变成了“山寨”,无疑也令人很不愉快。

  显然,无论是真山寨还是假山寨,在面对被筛选出来之后总会弄明白,为什么“我就是山寨”?

  先说真“山寨”。以使用的山寨手机来说明,山寨的特点和存在的价值。

  从几个朋友使用的山寨手机来看,山寨机有两类,一类是山寨机的性能不亚于正规渠道机,不仅满足了产品正常所属的性能,还增加了很多附加服务;另一类是山寨机存在不少瑕疵,仅满足一般功能,并且在使用一般功能时还常常出现掉链子的事情。

  毋庸置疑,前一类的山寨机是市场所需要的,为消费者增加一个选择。

  真“山寨”基金评级大致也类似。如有些个人基金的爱好者,凭借自己的勤奋和深入研究,对基金的投资价值进行比较,在媒体等媒介不以盈利目的分享自己的观点,也会为基金投资者增加一个信息渠道。

  可是,在目前基金评价暂行管理办法面前,他们的山寨本质原形毕露,陷入尴尬,此外还有一些民营的基金评级机构也会陷入这种尴尬。

  与这类真山寨相比较,一些证券公司的基金评级被打为“山寨版”,就让这些机构更加伤心和痛心。

  他们已经在市场上存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市场势力范围,有很多需要他们提供参考信息的投资者。

  突然有一天,这些投资者知道,原来自己相信的研究机构实际上没有资格,他们一定开始不会相信他们了。

  可是,这些机构的确有自己正规和专业的研究团队,研究员不仅拥有高学历而且也是专业的;他们的确有自己的研究体系,且市场正也证明这个研究体系也是有效的,只不过这套体系或许和评选机构不完全相符合而已。

  这两类评级机构被定义为山寨,实际上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不仅不能为投资者提供更加有效的信息,而且也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官方选择标准主观成分高

  上述两类“山寨”基金评价机构肯定不会认为自己是山寨的,理由和被定为山寨一样,都是主观确定的,而非市场确定的。

  按照《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要想获得评级机构资格,先要加入中国证券业协会。

  这是人为设定的第一道坎。加入协会还有一些入会条件,要定期缴纳会员费,这道坎可以排除一大批规模较小,资金实力不够的评级机构。

  即便一些机构按照加入协会的条件满足要求,接下来还有第二道坎,那就是相关部门制定两级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评估指标包括公司持续经营情况和人员素质、评价理论方法及标准体系、信息数据系统建设、内控制度和业务流程四类;

  二级指标体系包括财务状况、评价人员素质、开展业务经验、评价理论基础、指标体系、数据来源和信息采集机制等17项。

  设计的指标多为主观指标,大部分不容易量化,因此在实施阶段只能采取专家打分的形式,根据专家主观判断确定分数的高低,确定谁有机会获得资格。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专家评分不是一无是处,而是全部由专家评分容易失去客观性。

  同时有专家评分还存在一个环节导致一些证券评级机构被冤枉成为山寨,那就是有关部门邀请的专家第一能保持客观公正,第二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如果这两个方面存在瑕疵,评选出来的评级机构的参考性就要大打折扣。

  应该把判断权交给“市场”

  以上述较主观的方式“钦定”评级机构,比较容易游离规范评级市场的初衷,要让市场真正规范的最好手段还是由市场自己解决。

  规范基金评级市场的最主要目的是让评级机构更好地为投资者服务,避免误导投资者。

  主观确定的评级机构用什么来确保更好地为投资者服务和不误导投资者呢?在评价指标中很难看到。

  要实现这个目标,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市场方法来检验,评级机构对自己的评级负责。

  如可考察评级机构对基金的评定后,在日后的走势是否与评定的结果相符合,若不相符合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即便是完美的研究体系和评价体系,在实践中效果仍很差,这点反映了研究能力和专业素质;二是存在利益相关,出虚假评级。

  当然,也不需要保证每个判断都很正确,至少要保证一个相对准确率。用市场检验比任何专家打分更具有可行性。

  同样,这些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同样会有市场检验,一个常常误导投资者的评级机构,最终肯定会被投资者抛弃。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范晓勇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