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基金频道-提供基金净值和行情资讯的基金门户 > 行情数据 > 行业分析

基金经理“公转私”业绩不延续

来源:上海《青年报》
2010年05月25日11:10

  本报讯 记者 王琛琛 近几年阳光私募的快速发展,给公募基金的人才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由于私募一般有高达20%的业绩提成,且注重基金经理个人风格的发挥,所以部分明星基金经理辞职投奔私募。但是并非所有公募基金经理都适合转做私募,在基金经理从公募跳槽到私募后,业绩的持续性是最大的考验。其中,曾在华夏基金任职的石波和广发的前任明星基金经理何震两人在公私募表现均可圈可点,而嘉实的前任投资副总监赵军转投私募之后业绩却不尽如人意。目前有包括原上投摩根明星基金经理吕俊等在内的8位基金经理,无论公募还是私募业绩都能在行业前1/2水平。

  【类型1】

  公募强私募也强

  最值得关注的,当属无论在公募期间或是在私募期间,业绩都能位于行业前列的基金经理。以近6月私募业绩排名为参照,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对25位过去曾在公募基金担任基金经理转投私募后的业绩排名进行了对比。

  在这25位基金经理中,目前有包括原上投摩根明星基金经理吕俊等在内的8位基金经理,无论公募还是私募业绩都能在行业前1/2水平。其中,汇利的何震以及尚雅的石波在公私募任职时均能保持在行业前1/4的优秀业绩。

  【类型2】

  公募弱私募强

  除了强者恒强之外,有的基金经理,在公募期间,由于公募产品契约、投研流程、相对排名压力等方面限制,自己的风格或长项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到了私募,反而如鱼得水,业绩有明显提升。

  调查显示,共有10位基金经理在从公募转投私募后,业绩排名在行业内有所上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和聚投资的李泽刚。在转投私募前,李泽刚在公募的加权平均排名为行业后1/4,而到了私募后,其管理的私募基金业绩急速蹿升到了行业前1/4的位置。

  除了李泽刚,合赢的曾昭雄以及景泰利丰的张英彪,在从公募转投私募后业绩进步也较显着,业绩均从行业后1/2提升到前1/4。

  【类型3】

  公募强私募弱

  有成功的自然也会有不如意的。有12位公募基金经理转投私募基金后,业绩出现了下降。其中,淡水泉赵军的业绩落差较大,从行业前1/4跌至行业后1/4。此外,奕金安的靳奕和简适的杨典,也都从行业前1/2跌至行业后1/4。

  对此,好买基金研究中心表示,这些基金经理可能不适应私募灵活的操作风格,或未建立起强有力的投研团队,进而使业绩表现不佳。

  整体而言,公募基金经理转投私募后业绩表现涨跌互现,公募时的业绩对转投私募后的业绩没有特别明确的指示作用。投资者应关注基金经理本身的投资风格,其投资风格与当前市场形势合拍与否,这是决定私募基金经理收益及排名的主要因素。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乔瑞昕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