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第一波考验临近 参与创业板的绩优基金面临考验
昨日创业板受利空消息打压,又一次经历了没有抵抗的惨跌,创指数上市来的最大跌幅,收盘创业板指数报913.47点,下跌74.36点,跌幅7.53%。千点是创业板指数的起点,现在创业板指数处于破发状态。目前,创业板指数的K线图呈现空头排序的三只乌鸦走势。走弱迹象明显。
市场人士称,不要奇怪创业板这两天的暴跌,因为创业板的重大利空即将来袭,解禁洪峰要来了!
在一些基金眼中,A股市场最近两周最大的特点是,小盘股最后的“高地”——医药股的猝然倒下,以及大盘股的跃跃欲升。虽然,机构对此现象的解读存在分歧,但不可回避的是,伴随着创业板第一波解禁股的流通,小盘股的调整压力日益明显。
如果回顾今年以来的行情,医药行业可能是A股市场中最坚强的板块,即便市场整体下跌近10%的4月份和5月份,医药板块的整体跌幅仍旧微乎其微。而部分个股甚至强势上涨,基金普遍对此的理解是“医药是政府调结构政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因此,也是获得超额受益的最优质板块”。
这种情况在最近两周发生了变化,国家关于调控药价的一个表态瞬间击垮了市场对于医药股的强烈乐观。医药板块瞬间转强为弱,短短一个多礼拜,累计跌幅近10%。成为继小盘重组股、电子类股、消费类股后,中小盘股中出现跳水的又一个板块。至此,中小盘股在最近两个月内先后展开估值的调整时期。
不过,机构对于基本面的判断显然没有那么快转身,海富通基金依然认为三季度可能会出现政策上的一个“真空期”,中长期结构调整政策将更多出台,譬如三网融合、医改和新能源等等。不过市场也可能会因为缺乏超预期的因素而表现得更加平静,个股有机会,而且整体行情并无太大变化。
但去年10月30日启动的创业板,却日益迎来一波又一波考验的临近。
首先到来的将是机构解禁的高峰,参与创业板新股网下申购的机构,正在陆续进入解禁的高峰期,粗略统计,7月份的解禁股份数将达到6月份的6倍以上。而8月份的解禁股份数也不会少太多,因此,基本可以推断,机构短期持有流通的比例将大幅增加。
而从目前看,创业板的增速和高估值仍在(最近一个月,创业板指基本持平),而市场其他板块已经先后“落水”,未来机构会否形成又一轮减持风潮是很值得思考的事。
但即便机构依然看好,时间再往后推5个月,从今年11月起,创业板公司的原始股东将进入流通高峰。其中11月份是大高峰,约有当前机构解禁数(6月)50倍市值的股票进入流通。根据深交所5月末的统计,截至2010年5月31日,创业板上市公司总市值3708.24亿元,流通市值为834.69亿元,约7成股份未流通。这无疑注定了未来三年,中小盘股较大的流通压力。
而对于“勇敢”参与创业板、中小板个股投资的基金而言,手中小盘股的估值调整压力会日益成为现实。其中,今年的绩优基金可能尤其明显。 C06a 据《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