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忧交织的发行新格局
主要内容:
2010年上半年基金发行市场总况。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今年上半年的发行。
托管银行方面的情况。
新基金的登记情况。
内资、合资基金公司的新基金发行情况。
新基金里的各项交易成本规定。
基金公司员工的认购情况。
新基金对于分红底限的规定。
新产品中拟任基金经理的相关情况。
新产品从创新与发展。
2010年上半年是基金发行新政实施之后的初期,基金发行市场已经开始出现了一些显著的变化。受到来自政策面、基础市场行情、基金公司的发行策略和行为、投资者情绪、相关机构态度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基金发行市场在这个全新的时期表现出了一种喜忧交织的全新格局。
一、2010年上半年基金发行市场总况
(一)国内市场基金方面
上半年共计发行了59只基金,其中有53只在本期成立,总规模为1031.15亿元;如果加上去年发行、今年成立的另外两只基金,今年上半年新基金的总计成立规模为1074.60亿元。本文即将分析的是本期发行、本期成立的53只基金。
上半年,各月新发基金的数量分别是10只、6只、12只、8只16只和7只,呈现出很有规律的隔月波动状。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观原因在于基金公司、托管银行等方面,客观原因在于节日因素。
本期,股票型基金发行了27只,是上半年的第一大类;其次是指数型基金,共发行了14只,其中有3只是ETF,并同时配套发行了3只联接基金;债券型基金发行了5只,其中有3只属于细分之后的一级债基,另两只是二级债基、中短债基金;混合型基金发行了3只;货币市场基金发行了1只。从发行种类的时间分布来看,前期以高风险品种为主,后期低风险品种逐渐增多,这种情况表明,基金公司整体在选时配基方面出现了较大的错误。
(二)QDII基金方面
上半年共计发行了QDII基金7只,其中有6只在本期成立,总规模为30.01亿元;如果加上去年发行、今年成立的一只基金,今年上半年新基金的总计成立规模为35.93亿元。本文即将分析的是本期发行、本期成立的6只基金。
(三)对于发行总况的总评
1、与国内市场基金相比,QDII基金在各个方面的发行情况远远低于前者,这是广大国内投资者理性投资行为的充分表现。一方面,前两年大家在这个方面普遍受到的重创,至今尚未弥补损失、恢复元气;另一方面,毕竟大家对于海外市场的了解有限,按照管理层谆谆教导大家的“做明白的基金投资者”,大家现在很注意谨慎地涉足海外市场。
2、与市场以往情况相比,2010年上半年,新基金的发行数量增加了,密度提高了,既有同一天公布5只新基金招募说明书的热闹场景,也有6只新基金同日开始发行的盛况。但是,这种发行数量的盛况并不一定就能够带来发行结果的盛况。
从本期新基金的成立规模来看,与前年相比,既有高于以往同期的,也有低于以往同期的。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基础市场行情的走势。投资者投资欲望与基础市场行情走势成正相关,当市场预期好的时候,大家的购买欲望高;反之则低。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投资心理,但却总是受到来自基金公司方面无端的指责。这是我们这个市场经常会表现出来的不够成熟、缺乏理性、追求功利、冷血漠视的典型表现之一。
3、上半年共有13家公司没有发行新基金,这些公司各有各的特殊情况。截至本文写作时,有的公司刚刚在7 月初拿到了可以发行的批文。而另有少数公司,由于种种特殊的情况,可能还会等上一段时间。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少数基金公司没有发行新基金没有关系,一方面,大多数公司都可以发行,其中还不乏有好公司;另一方面,新基金并非唯一的重点投资对象,很多历史业绩好的基金值得多多关注。
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今年上半年的发行
本处的回顾从2005年开始。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起点,是因为《基金法》和《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分别是在2004年的6月1日和7月1日开始施行的,按照市场以往从基金新产品设计开始,到申报、答辩、修改、获批、筹备、发行等一系列流程走完,通常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因此,本文的统计从2005年度开始。
至于QDII基金,由于时间太短、数量太少、规模均太小,顾不列入本处的观察范围。
(一)总量情况的回顾
附图一:2005年以来每月成立的新基金总规模一览
附注:
(1)数据来源: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
(2)数据范围:所有投资于中国国内证券市场的基金
(3)数据区间:自2005年至2010年
(4)制图:王群航
(5)附图中没有叠加股票市场行情的走势,因为笔者认为阅读本文的人都是业内人士。
在附图一中,蓝线表示的是每个月新成立基金的总规模变动情况,红线表示是平滑之后的“过去六个月”的新基金平均总规模变动情况。
参看蓝线,基础市场行情的走势对于新基金的募集规模有着直接的影响,在2006年、2007年、2009年大部分时间里,新基金的总成立规模都比较高。2007年,有两个月份的总成立规模接近700亿元;2009年12月份,由于基金公司之间的比拼规模,月度成立总规模终于突破了700亿元,达到了744.19亿元。由此来看,700亿元是市场的一个极限标志。
今年的6月份,市场同样也有冲规模这种情况出现,表现在附图一中,就是蓝线上穿了红线,月均募集规模正在不断下降,可当月份的募集规模会暂时上冲一下。
回顾2005年、2008年的发行低潮期,每月的新基金总成立规模在100亿元徘徊。今年虽然困难,但总规模仍在200亿元附近,总量比以往有所提高。至于2010年的1月份新成立基金的总量较少,则是市场历年来的惯例。
由于每个月里新基金成立的总规模变动频繁,我们用“过去六个月”对上述数据做了平滑处理,通过红线我们可以发现,发行总量的提升与基础市场行情的变化之间有着三个月左右的时滞。这种情况表明,基金公司在发行新基金的时候,有着三个月左右的反应期,或及时跟进,或及时调整。不过,这总是很被动,因为一切都要受到基础市场行情走势的制约。
至于基金公司方面经常会唠叨的发行难易与股市行情之间的某种关系,这种现象从目前的统计来看的确存在,附图一就可以作为一个例证,因此,基金公司方面一直乐于将其作为熊市行情期间鼓动投资者购买基金的重要理由之一。近几年,每一轮牛市、熊市行情的周期都是有一年半左右的时间。未来,历史是否会重复,我们只能够拭目以待,因为影响基础市场行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及其复杂的。
(二)明细情况的回顾
附图二:2005年以来每月成立的新基金数量与基均规模一览
附注:
(1)数据来源: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
(2)数据范围:所有投资于中国国内证券市场的基金
(3)数据区间:自2005年至2010年上半年
(4)制图:王群航
(5)基均规模:基均规模=每个月成立的新基金总规模÷每个月成立的新基金数量
(6)左轴表示基金数量,右轴表示基均规模。
参看附图二中的红线,每个月成立的新基金数量阶段性的变化情况较为显著。以往,低的时候多在每月5只左右,高的时候主要是在10只左右。至于2007年末、2008年初的低潮,是因为管理层在有意控制新基金的发行,因为当时的股市行情已经存在明显的过热情况。图中的蓝线连续多月高于红线,基均规模很大,就是一个很好的旁证。
随着今年以来新基金审批制度的放开,以及基金公司的数量已经较多,基金的发行数量正在增加,每个月的发行数量高于10只将会成为常态。
发行的数量多了,但募集的规模上不去,表现在基均规模这个指标上,就是一种不断下降的趋势,这在附图二中的蓝线上已经有了明显的表现。附图二中表示基均数量的蓝线可以给市场较好的警示,即现在的发行情况平摊到每只基金,又有回归到低潮的趋势。如果说30亿份是一条警戒线,那么,现在的基均规模只达到这个警戒幅度的一半,如果剔除个别银行系基金公司发行水份的干扰,现在的基均规模已经很低了。
今后,如果基础市场行情继续走低,基金公司方面继续以发行作为扩充规模的主要手段,那么,不排除基均规模有继续走低的可能,即表示新基金发行的红线维持在一个相对的高度,较为热闹,但表示基均规模的蓝线却在下行,显现的市场较为落寞。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现在市场的发行体制,以及相关参与各方的利益分配方式,还有基金公司的经营理念。一方面,银行渠道方面畸形的、过度的强势,对于整个基金市场不利;另一方面,渠道方面所获取的服务报酬也与服务内容可能存在着一定的不和谐;再次,基金公司方面过度重视首发规模,轻视持续营销,这种理念值得反思、检讨。上述三个方面的情况,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三、托管银行方面的相关情况
托管银行方面的畸形强势,不仅仅表现在它们与基金公司的合作方面,而且还表现在托管银行这个圈子的内部。无论是哪种形势的不均衡,都有着深刻的非市场背景因素在里面。
(一)国内市场基金方面
附表一:2010年上半年国内市场基金发行托管情况
月份 |
各月发行总量 |
工商银行 |
建设银行 |
中国银行 |
农业银行 |
招商银行 |
交通银行 |
民生银行 |
兴业银行 |
中信银行 |
邮政储蓄 |
一月 |
10 |
4 |
3 |
1 |
2 |
||||||
二月 |
6 |
3 |
2 |
1 |
|||||||
三月 |
12 |
7 |
2 |
1 |
1 |
1 |
|||||
四月 |
8 |
3 |
1 |
1 |
1 |
1 |
1 |
||||
五月 |
16 |
3 |
3 |
4 |
1 |
1 |
1 |
1 |
1 |
1 | |
六月 |
7 |
1 |
3 |
1 |
1 |
1 |
|||||
汇总 |
59 |
21 |
14 |
7 |
4 |
6 |
3 |
1 |
1 |
1 |
1 |
附注:
(1)数据来源: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
(2)制表:王群航
参看附表一,今年上半年的发行托管市场有这样两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从托管数量情况来看,工商银行在市场中继续领跑,紧随其后的是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在今年的托管服务中启动较快,兴业银行、中信银行、邮政储蓄等启动的较慢。大、小银行之间的差距,在基金托管竞争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第二,工商银行今年的托管工作起步较早,前四个月的托管数量一直在市场中领先。后来,可能是由于对基础市场行情判断的失误、套牢了很多自己的客户,在五、六月份基础市场行情进入了低点之后,在自己的客户资源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之后,才降低了托管的速度,这就给了兴业、中信等小银行有争取到托管资格的机会。
建设银行作为当前市场中的第二大托管银行,在托管业务的开发方面表现的较为稳健,今年上半年是每月都有托管,但数量不多,最高的时候只有3只。这种相对均衡的托管进度,使其获得较好的托管效果。
当然,作为小银行,在基金托管这个市场上也有自己的竞争短板,即网点数量太少。因此,中小银行迫切需要在托管业务方面找到适合自己的竞争模式。从常规的角度来看,有提高员工素质、全面代销、强化投资咨询服务等;从专业化的角度来,有建立与特定基金公司的重点合作、从“点”开始突破等方式。
附表二:2010年上半年部分银行托管效率情况一览
附注:
(1)数据来源: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
(2)制表:王群航
附表二统计的是2010年上半年托管基金数量在3只以上的银行具体托管效率情况。从市场整体情况来看,虽然有些银行托管的基金数量较多,但基均规模却不大,在六家可以对比的银行中间,招商银行的托管效率最高,基均规模达到了35.07亿元。即使是在剔除了个别存在较多非市场化销售行为的、如银行系的基金公司之后,招商银行本期所托管的基金基均规模仍然有28.38亿元,是工商银行的一倍多。
谈到了这个托管效率的时候,有些银行可能会沾沾自喜地标榜自己“只托管好的基金”这种所谓的经营理念,本文认为,这种理念是完全错误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试想,如果各个证券公司都奉行“只销售好的股票”这种看似经典的所谓理念,我们的证券市场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混乱景象。现在,有些银行推崇这种理念,恰恰为有些人在冠冕堂皇的表象下进行寻租创造出了合法的空间,并妨碍了基金市场的正常发展。
第二,影响基金业绩的因素有很多,并且基金的历史业绩也已经多次证明,好的基金、好的公司不一定会永远好,差的基金、差的公司不一定会永远差。银行方面作为提供服务的代理销售渠道,应该给广大投资者奉行出所有的产品,然后通过自己的理财咨询服务,帮助投资者来选择收益预期好的基金进行投资。在这个方面,银行应该向券商学习,要有开阔的胸怀、长远的眼光。
(二)QDII基金方面
附表三:2010年上半年QDII基金发行托管情况
月份 |
各月发行总量 |
工商银行 |
建设银行 |
中国银行 |
一月 |
||||
二月 |
||||
三月 |
2 |
1 |
1 |
|
四月 |
2 |
1 |
1 | |
五月 |
2 |
2 |
||
六月 |
1 |
1 |
||
汇总 |
7 |
4 |
2 |
1 |
附注:
(1)数据来源: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
(2)制表:王群航
QDII基金的弱态,还典型地表象在发行市场上。2010年度的QDII基金发行工作直到3月份才开始起步,并且发行数量稀少。受此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及托管QDII基金业务对于银行自身条件的要求,目前可以涉足QDII基金托管业务的商业银行总量较少。
从托管银行的情况来看,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这三家大型的国有银行瓜分了QDII基金上半年的托管市场。即使银行少,但业务发展的队列依然清晰,工商银行领跑,建设银行紧追,中国银行跟在后面。由于上半年基金公司方面发行每一只QDII产品的目标都是5亿元,实际成立的基金规模都是上不过6亿元,下超过了4亿元,顾从托管效率等方面来看,暂时大家不分伯仲。
四、新基金的登记情况
与股票市场的集中托管不同,基金市场采取的分散加集中、分散为主的托管方式。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出现,主要原因在于当年中国证券市场引进基金这种理财工具的时候,没有充分认识和借鉴国内证券市场的高速发展格局,只知道盲目地崇拜国外的一切,照搬了落后的业务处理模式。试想,如果现在每只股票的登记业务都分散在各个上市公司,那将会是一种怎么样的低效和混乱。
基金市场现在就陷于其中,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登记系统。一方面,基金公司想追求理财业务的专业化;另一方面,又纷纷投入巨资搞了各自的登记系统,效率和资源都是巨大的浪费。
附图三:2005年至今新基金的登记情况
附注:
(1)数据来源: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
(2)制图:王群航
附图三现实的情况是:截至今年上半年,在新发行的基金当中,通过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登)进行登记的基金数量占比在不断地增加,已经达到了2005年以来的最高位。在ETF、创新基金发行数量总体有限的情况下,更多的基金选择了中登,这首先是市场理念的进步,其次是中登服务效率提高、服务内容的丰富、服务手段的完善。
预计,从市场效率的角度来考虑,中登的市场份额还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关服务逐渐取代各个基金公司的登记系统,将是大势所趋,基金市场,尤其是开放式基金市场,未来的发展格局就是场内交易化,这将会在整体提高市场效率的同时,大幅度节省广大投资者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促进基金市场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五、内资、合资公司的新基金发行情况
现在,全国共有60家基金公司,其中有34家是合资的。今年上半年,在没有新基金公司成立的情况下,有老公司转型成为了合资基金公司。本文在统计的时候,对于公司的性质,以新产品发行时公司性质为准。
合资基金公司的数量多,发行的数量自然也就多。就全部的数据统计来看,无论是新基金的总成立规模,还是均规模、户均规模,合资基金公司均占据了显著的优势。不过,如果剔除了合资基金公司里面的银行系基金公司之后,附表四中的相关统计数据将会发生一些变化:基均规模下降为15.72亿元,低于内资基金公司;户均规模上升为8.8万元,继续高于内资公司。这种情况表明,合资基金公司更受中大型投资者的欢迎。
合资基金公司进入中国基金市场已经有八年多了,这些年来,合资基金公司并没有在中国基金市场上表现出引进前和引进初期所宣传的种种优势,尤其是业绩。相反的,合资基金公司还不时地曝出一些违法违规事件,这与它们一贯标榜的规范运作很不相称。在这种情况下,中大型投资者依然偏爱合资基金公司,就有些令人费解了。
附表四:合资、内资基金公司发行情况一览
公司性质 | 基金数量 | 募集总规模 | 基均规模 | 总户数 | 户均规模 |
内资基金公司 |
23 |
40,683,631,602.67 |
1,768,853,547.94 |
612,474 |
66,425.08 |
合资基金公司 |
30 |
62,430,901,368.64 |
2,081,030,045.62 |
896,801 |
69,615.11 |
附注:
(1)数据来源: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
(2)制表:王群航
2008年5月份,证监会曾经组织过一些专家就基金行业的对外开放进行过评估,如“与内资基金公司相比,合资基金公司没有任何优势,无论在产品创新、风险控制、投资收益率标准差等方面,合资基金公司都没有任何优势,而且内资基金公司在上述方面都要远远超过合资基金公司”;“根据目前已公布的基金公司在守法和合规上的情况,合资公司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作为国内专业研究基金时间最长的人,当年也曾经撰写过与合资基金公司有关的课题,并得过奖,笔者对于合资基金公司的相关问题长期跟踪,且有过这样的评价:合资基金公司对于中国基金市场的最大贡献,在于外方有效地给中国内地资产管理行业带入了专业化投资管理的一些理念、方式,以及公司的管理架构、运作模式等等,促使中国的基金行业在借鉴、参考的基础上更快地成熟,更快地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六、新基金里的各项交易成本规定
(一)认购成本
附表五:认购成本对于投资者的影响
收费起点 | 基金数量 | 募集总规模 | 总户数 | 基均规模 | 户均规模 |
500万元 |
31 |
50,769,692,876.63 |
746074 |
1,637,732,028.28 |
68,049.14 |
1000万元 |
12 |
18,926,318,689.10 |
223890 |
1,577,193,224.09 |
84,534.01 |
附注:
(1)数据来源: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
(2)制表:王群航
(3)基金选择:对于有较为显著非市场化发行成份的基金,本表统计时进行了剔除。
(4)时间范围:2010年上半年
发行新基金时,基金公司对于认购量达到一定规模之后的大型投资者收取的费用虽然都是1000元,但由于起收点不一样,有的是从认购金额为500万元开始,有的是从1000万元开始,鉴于这一倍之差的起收点,从最终的发行效果来,似乎没有产生什么效果。
首先,从基均规模情况来看,以500万元为起点进行费用的优惠,所成立的基金有31只基均规模是16.37亿元;以1000万元为起点进行收费,本期所成立的基金有12只,基均规模为15.77亿元。由此可见,收费的高低,没有对新基金的募集产生影响。
其次,从户均规模来看,以500万元为起点进行费用的优惠,所成立的基金户均规模为6.81万元;以1000万元为起点进行收费,所成立的基金基均规模为8.45万元,后者是数据略高,似乎说明了在500万元至1000万元这个级别的投资者群体内,有些人可能比较在乎交易成本。
不过,从基金公司角度来看,由于公司收入的高低与基金的规模正相关,因此,以500万元为起点对大客户进行费率优惠,是一项对于基金公司、客户皆有利的事情,建议在业内推广。上半年,采取低收费标准的基金的确较多。
(二)后端收费
后端收费一直被说成是鼓励长期投资的一种收费方式。2008年、2009年,市场分别有9只、10只基金选用了这种收费方式。今年上半年,市场有5只基金选择了这种方式。由此来看,基金公司对于这种收费模式一直不温不火。
(二)赎回成本
2010年3月15日,《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开始施行。在《规定》的第八条里有这样的陈述:“对于短期交易的投资人,基金管理人可以在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中约定按以下费用标准收取赎回费:(1)对于持续持有期少于7日的投资人,收取不低于赎回金额1.5%的赎回费;(2)对于持续持有期少于30日的投资人,收取不低于赎回金额0.75%的赎回费。”
从上半年的发行情况来看,仅有博时创业成长这一只基金在《招募说明书》里明确写出了这个收费标准,其它基金都没有写。另有三只债券型基金在《招募说明书》中公布了比这个略微宽松的收费标准。显而易见,绝大多数基金公司还是比较仁慈的,因为《规定》里说的不是很严肃,有“可以在”这三个字,给了各个基金公司较大的自主空间。
七、员工认购情况
在上半年成立的新基金中,大部分基金有各自公司的员工参与了认购,国内市场基金有41只、QDII基金有6只。
有13只新基金没有公布员工认购的信息,其中有2个公司写明了没有员工认购;有4只基金涉及到较为敏感的场内交易,因此员工没有认购。个人认为,这不应该作为员工没有认购的充分理由,因为大家认购的是基金,不是股票,基金持有的是股票的组合,不存在利益输送问题,更何况通过场内方式投资基金有时间、费用方面的便利。
(一)国内市场基金部分
国内市场基金本期的总成立规模为1031.15亿元,员工认购总量为0.5853亿元,占比为0.0568%。附表六、附表七给出了员工总认购量最高的前10只基金和占比前10名的基金,在这些公司里,由于种种原因,员工认购的比较多。同时,有五家基金公司,员工对于新基金的认购总量不足万元。认购总量较大的公司,存在硬性要求认购的情况可能比较多;反之则可能是没有硬性要求。
附表六:国内基金认购总量最高的前10只产品
序号 | 基金名称 | 员工认购量(份) |
1 |
华安行业轮动 |
9,024,410.21 |
2 |
广发内需增长 |
6,541,642.93 |
3 |
大成核心双动力 |
5,894,289.43 |
4 |
诺德中小盘 |
5,813,136.51 |
5 |
汇添富民营活力 |
4,995,138.78 |
6 |
嘉实价值优势 |
4,841,409.49 |
7 |
光大保德信中小盘股票 |
3,727,742.78 |
8 |
摩根士丹利华鑫卓越成长 |
3,253,055.63 |
9 |
华泰柏瑞量化先行 |
2,173,855.33 |
10 |
汇丰晋信低碳先锋 |
2,072,231.08 |
附表六:国内基金认购总量最高的前10只产品
序号 | 基金名称 | 员工认购占比 |
1 |
诺德中小盘 |
1.5989% |
2 |
大成核心双动力 |
0.5024% |
3 |
华安行业轮动 |
0.4998% |
4 |
光大保德信中小盘股票 |
0.4195% |
5 |
汇添富民营活力 |
0.3549% |
6 |
汇丰晋信低碳先锋 |
0.3109% |
7 |
华泰柏瑞量化先行 |
0.2967% |
8 |
金鹰稳健成长 |
0.1915% |
9 |
广发内需增长 |
0.1548% |
10 |
摩根士丹利华鑫卓越成长 |
0.1437% |
附注:
(1)数据来源: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部
(2)制表:王群航
本期,属于内资公司的新基金有16只,平均每只新基金的员工认购总量为225.85万元。属于合资公司的新基金有25只,平均每只新基金的员工认购总量为89.58万元。内资基金公司明显超出合资基金公司很多。对于这种情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内资基金公司在管理方面要求的更严,却被指责为不够人性化;合资基金公司在这个方面要求不高,被认为是员工对于自己的新产品信心不足。
(二)QDII基金部分
6只QDII基金的总成立规模为35.92亿元,员工认购量为0.13亿元,占比为0.3677%。QDII基金的员工认购占比较国内市场基金高出很多,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基金公司的员工显著看好海外市场,而是因为本期QDII新产品的成立规模普遍小于国内市场基金。
从内资、合资基金公司的对比来看,合资公司本期成立的3只QDII,每只新基金的平均员工认购总量是44.94万元。内资基金公司(国泰在发行国泰纳斯达克100时,公司尚属于内资性质。)也新成立了3只新QDII,员工平均认购总量为395.56万元,还是高于合资基金公司很多。从常理上讲,合资基金公司在此方面本该比内资基金公司更有优势,但现在的情况是:合资基金公司的人可能同样对于自己的新产品信心不足。
(三)这三只基金的做法值得赞誉
参看附表八,国泰和汇添富这两家公司公布了旗下三只新基金的员工认购户数情况,其中汇添富本期发行的两只基金都披露了认购户数。这两家公司的做法值得其它公司学习。
基金公司员工在新基金方面的认购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公司员工对于新产品的认可态度。如果是零认购,则基本上可以表明该公司的员工不看好该基金。因为每一只新基金的推出,表明了相关公司对于市场的态度、对于产品的态度,这一切,都最为充分地表现在新基金发行期间的一系列宣传文章上。至于没有资金去做投资,则更是说不通,因为从产品设计到发行,前后数个月,对于高收入的基金行业来说,现金流一向很充裕。
附表八:三只值得特别关注的新基金
基金名称 | 公司性质 | 员工认购量 | 认购户数 | 人均认购额 |
国泰纳斯达克100 |
内资 |
4,753,957.61 |
133 |
35,744.04 |
汇添富亚洲澳洲成熟市场优势精选 |
内资 |
7,096,889.33 |
47 |
150,997.65 |
汇添富民营活力 |
内资 |
4,995,138.78 |
20 |
249,756.94 |
附注:
(1)数据来源: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部
(2)制表:王群航
八、新基金对于分红底限的约定
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行业现象。附表四统计的是基金公司近五年半来对于最低分红比例的约定情况。早期,大家都倾向于多分一些红利给投资者,例如,在2005年,绝大多数基金公司对于最低分红比例的约定都是高于50%的,仅有1只基金很突兀地设定在20%。当年,还有两只基金设定的最低分红比例是100%,即全部分掉。之后各年,基金公司的分红意愿逐渐降低。
2006年,约定最低分红比例为100%的基金消失了。2007年,约定最低分红比例为90%的基金消失了。
2008年,虽然还有4只基金的约定最低分红比例是90%,但约定最低分红比例为70%和80%的基金消失了。2009年,市场上仅剩下1只约定最低分红比例为80%的基金、5只最低约定分红比例为60%的基金,其它基金都在约定在了50%以下。
2010年上半年,最低约定分红比例为50%的基金仅有8只,而高于50%的基金仅有3只,分别在70%、80%和90%各有1只。这种情况很清晰地表明:基金公司的分红意愿越来越低。
附图四:近五年半开放式基金里约定最低分红比例高于50%的基金和等于、低于50%的基金占同类型基金之比分布情况一览
附注:
(1)数据来源: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
(2)约定最低分红比例不足一个整数的,按照就低的标准统计。例如,约定是15%的,算作10%,因为基金公司本来就没有多分红的意愿。
(3)对于最低分红比例的约定,有的基金契约中写的是“每次分红”,有的基金契约中写的是“年度分红”,这是执行方面的问题,最终结果都是一样。为了统计的统一,本文均将其看作为“年度分红”。
(4)数据区间:2005年至2010年6月30日
(5)制图:王群航
愿意把已实现收益的一半分配出去吗?如果以50%作为一个分水岭,把上述将近6年时间里约定最低分红比例等于和低于50%的基金作为一类,把约定最低分红比例高于50%的基金作为另一类,统计一下这两类基金占各自所在年份发行的相关基金数量的比重,就可以看到附图四中那两根分道扬镳、酷似大剪刀的曲线:约定分红比例低的基金占比越来越多,约定分红比例高的基金越来越少;当年,这两类基金的占比基本上是各自一半;现在,前者的占比是100%了,后者降低到不可以再低的零。基金公司真的是越来越不愿意分红了。
客观地来说,基金公司的分红意愿高与低,是一个中性的行为。对于这个问题需要从中立的角度来看待,因为基金公司是一个赢利性单位,它的收入来源是管理费,分红势必会减少基金公司的收入。因此说,除非是契约规定了某些开放式基金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红,否则,主动分红“让利”的基金管理公司,多是为了一定的目的,如老基金的持续营销,新基金的发行,等等。
因此说,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之下,由于历史的原因,由于很多投资者对于分红的理解、以及相关观念的转变还需要一个过程,基金公司如果愿意多分红,是可以的;如果仅仅是在执行现有基金契约的最低标准要求,也是可以的。
九、新产品中的拟任基金经理的情况
在部分基金公司里,这是一个“迟到”的话题,因为在少数新基金成立之后不久,基金经理的任命情况就出现了变化。对于这些少数变脸较快的基金,暂时不在本文观察的范围之中,本文仅以新基金《招募说明书》中披露的信息作为观察基准。
2010年上半年,新发行的国内市场基金共有59只,其中17只新基金的基金经理是“全裸”的,有42只新基金的基金经理是有“前科”的,
所谓“全裸”,指的是这17只新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在《招募说明书》中显示的背景信息是将只管理这一只新基金,之前没有在公司里担任任何行政职务、或基金经理。不过,从这些基金经理的简历来看,有些人以前或者在其它基金公司做过资产管理,或者在其它机构接触过资产管理,或者在本公司做过基金经理助理,或者之前就仅仅是一名研究人员。从基金行业的人才培训惯例来看,有些好的研究员,有时会接触到一些十分接近实战的投资管理业务。总之,没有研究功底,没有一定的实战经历,直接上来就做投资这种情况,本期没有。
所谓有“前科”,指的是那些拟任基金经理或者已经有了行政职务,或者已经在管理基金,并且有的人已经在管理两只基金了。统计显示,42名拟任基金经理有“前科”,其中21人已经担任有公司或部门的行政职务,有37人已经在管理其它基金,并且有8个人已经管理了两只基金。在这37人中,有16个人既有行政职务,又管理有基金,各个都是实实在在的大忙人。
总体来看,71.19%的拟任基金经理都不是轻松“上阵”的。这种情况表明,基金行业的人才状况已经十分紧张。在这种情况下,相关基金公司还在不断地、快速地发行新基金,这种做法是否恰当呢?
或者,换一个角度来说,在当前存在着一些暂时难以克服的现实困难的行业生态状况下,如来自银行方面过度的成本压力,等等,是否会迫使基金行业去寻找一种效率会更高一些的专业化资产管理模式呢?毕竟市场是发展的,我们也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化资产管理服务体系。
十、新产品中的创新与发展
在基金行业里,很多创新都是从新产品开始的。在本期的新产品中,也有大量的创新成份存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创新型基金集中涌现。这个方面的创新市场都已经很熟悉了,产品设计大方向一致,同时又各具特色的国泰估值优势可分离、国联安双禧中证100分级、兴业合润分级、银华深证100指数分级这四只新基金,使得国内市场的分级产品在今年上半年有了较快速度的扩容。不过,由于上市之后综合收益折价现象的存在,使得这类产品的发行情况远远不如去年那么风光。因此,这个类型的创新产品在本期集中爆发了一下之后,再次暂时陷入了停顿。
(二)标准指数型基金跟踪误差指标的逐渐统一化。对于标准指数型基金的绩效评价,使用的不是净值增长率,而是跟踪误差。以往,各个公司会给自己的基金制定出不同的业绩评价标准,从而给市场评价带来了一些难度和混乱。今年以来,从首发的鹏华中证500开始,业绩评价标准被确定为了“日均跟踪偏离度的绝对值不超过0.35%,年化跟踪误差不超过4%”之后,很多类似的基金都开始使用这个指标,如易方达上证中盘ETF联接、泰达宏利中证财富大盘,等等。
(三)投资信用债得到重视。债券型基金自2008年取得了长足发展之后,产品的细分主要区别在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方面,分类的标准是股票投资部分是否可以投资二级市场。随着一些中、大型公司此类基金产品发行数量的增多,一级债基、二级债基这些“坑”都已经被填满了,于是,继续深化细分非纯债基金的投资范围、投资策略就引起了部分基金公司的重视。并且,在基础市场行情的有效示范下,以对于债券市场的细分为基础,重点投资信用债券的相关基金开始受到基金公司的重视,相关产品的发行数量逐渐增多,如银华信用、招商信用添利等基金都取得了较为成功的发行。
(四)标准股票型基金的股票投资高仓位设计。标准股票型基金的量化定义标准是股票投资比例不低于60%,但是,在实际的投资运作过程中,无论基础市场行情牛熊变化,有些基金的股票投资比例很少会低于80%。对于这种情况,从基金经理的实际运作情况来看,这是一种风格的反映。为此,以汇丰晋信低碳先锋为例,就直接在产品设计的时候、在基金契约中规定了这只基金未来的股票投资仓位波动区间是85%-95%,将下限比国家的法定标准提高了25个百分点,把仓位的日常波动区间控制在10个百分点之内。这样的产品会给投资者一种很明确的投资风格指引,即高仓位策略,注重自下而上地选股。
这种显著激进类型的股票型基金在以往的市场中曾经零零散散地出现过,由于数量太少,至今并未形成规模。今年上半年,市场上再次出现这类产品,并且在下半年的新产品中还将会出现。鉴于上述债券型基金产品设计方面的创新情况,以及投资者对于基金运作风格显著化、明确化要求的日益提高,预计,未来这类风险收益特征鲜明的基金产品将会形成一定的规模,以适应不同类型基民的投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