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基金频道-提供基金净值和行情资讯的基金门户 > 行情数据 > 行业分析

高仓位预示顶部 基金反向指标是怎样炼成的?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王艳伟 张原
2010年08月02日10:19

  “基金仓位高点,预示着市场顶部来临;基金仓位低点,便是市场筑底信号。”不知从何时起,基金仓位便被市场视作投资的反向指标,在过去的四年间,这一指标得到了市场的印证。

  1 低仓位VS底部

  根据财汇资讯的统计数据,自2006年以来,在股市上升期,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季报仓位逐渐攀升,而在股市到达阶段顶点时,基金仓位也都创出历史新高。

  上一轮大牛市从2006年开始启动,基金仓位也由此开始逐渐攀升。2006年底,基金仓位平均为79.34%,成为当年基金季报仓位高点,在随后的2007年里,基金仓位一直维持在77%以上,到2007年三季末,基金仓位更升高至80.72%,成为历史高点。与此同时,上证指数也从2006年初的1160点,一口气涨到2007年10月16日6124点的历史高位。

  6124点之后,沪指便一路下跌,并于2008年10月28日最低探至1664点。与此同时,基金仓位从2007年底的80%逐步下降,2008年四个季度的仓位分别是75.33%、71.78%、68.50%和68.81%。基金仓位变化与大盘走势完全吻合,同时,2008年底在基金仓位达到历史低位后,市场便出现了反转,又开始了新一轮牛市。

  2009年同样如此,基金仓位从一季末的76.94%一路上扬,直到2009年底达到86.64%的高位。市场也在2009年四季度达到阶段性顶部。市场人士表示,基金仓位反映的是基金经理对当时市场的基本态度,基金经理若看好市场自然会加仓,看空便会减持股票。只可惜,在基金经理一致看好时股市往往见顶,而一致悲观时往往见底。基金仓位成了判断后市的一大反向指标。

  当然,这一反映基金操作风向的指标,也被基金公司作为判断市场情绪的依据之一。深圳某基金经理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仓位反映的是市场平均水平,这对个体基金还是具有参考价值的,比如市场平均仓位是80%,作为个体,我可以把仓位做到70%或90%。”

  2 股基热卖VS见顶

  “股债跷跷板”效应对于基金发行市场同样奏效。前一段时间股市转淡,基金公司对新发基金的品种选择也悄然转向。

  Wind资讯统计显示,在今年二季度以来,先后已有7只债券基金成立,目前还有3只债券基金正在发行。此外,根据证监会网站的公示,截至7月23日,已经受理的基金产品募集申请中还有6只债券基金。而在更早之前,债券基金的发行已经暂停了4个月。

  深圳某基金公司人士对本报表示,基金公司在申报产品时的确会考虑市场情况,而且债基和股基之间首发规模的差异也的确与股市运行状态相关。

  在过去几年里,债券基金的发行情况似乎也与股市走势表现出关联性。在2006、2007两年股市大牛市中,新成立的债券基金总共只有10只,而且首募规模都很小,平均只有约40亿份。而同期股票基金的发行却如火如荼,2006、2007年成立的股票基金分别为43只和34只,平均首募规模分别为45亿份和50亿份。

  这样大的差距在2008年熊市来临后发生了逆转,全年共有40只股票基金成立,35只债券基金成立。而在2009年又一个牛市里,股票基金成立数量已骤升至75只,债券基金成立数量则降到19只,并且均集中在上半年股市连续下跌、反弹尚未确立时期。

  债基热发、股基热发均成为可以参考的股市运行的另一反向指标。

  3 超配防御类

  弱市偏防御,牛市重进攻。资金宽裕时买大盘权重,资金短缺时买小盘成长性股票。经历两轮牛熊的洗礼,这几乎已成为基金行业投资的一个普遍规律。

  以4月16日之后的下跌为例,本报记者研究发现,在本轮下跌中,所有指数中只有两个指数出现了持续性上涨,一是医药指数,一是中小板指数。

  比较2007年“5·30”到1664点和1664点以来两个阶段的医药指数和上证指数的上涨幅度后不难看出,在大盘出现持续性上涨时,医药指数的涨幅明显小于上证指数,而当大盘处于震荡期或者下跌期这样的方向不明时期时,医药指数的涨幅则大幅高于上证指数。

  一位市场人士解释,这种现象背后,以基金为代表的资金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弱市基金更青睐防御性行业,一般在降低仓位的同时,会重仓医药、消费等防御性行业。”

  比如今年上半年的下跌。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偏股型基金对医药股的配置比例达到了9.38%。医药行业的标准配置仅有4.6%,超配比例达到1倍。而在今年一季度末,医药股的配置比例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只有5.28%。

  每当这种状况持续,结果就有可能朝着另一个方向转换。

  “当某个行业的资金进入过多时,其估值必然会有一定幅度的提升,这时候往往防御性行业的防御性也不强了,成为高风险行业。”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对本报记者表示,不是行业本身有风险,而是二级市场存在风险。

  这种风险已经开始影响到A股市场。譬如,6月下半月,医药股和中小盘股票出现了一轮暴跌。之后,双双在7月5日开始重新企稳反弹。但是,金融、地产等板块也于7月2日开始发力。尤其是地产指数,7月2日以来涨幅达27.99%,大幅高于医药和中小板指数的涨幅。

  4 定投割肉

  忍受不了长期的低迷而离场的不止股民,还包括基民。2010年上半年,除了个别业绩优秀的基金,大多数基金都呈现净赎回状况。甚至一些定投的投资者,也停止了扣款,提前结束了定投预约。

  有媒体报道称,银行渠道提供的数据显示,近3个月停止扣款的定投账户占全部定投账户的比例由15%上升至40%。

  在历年来媒体报道显示的时间里,基金定投出现大规模的停止扣款有两次,一次是2008年下半年,距离市场1664点的低位相距不远。还有一次即为近期。

  基金定投,是类似于银行零存整取的一种基金投资方式,其原理即为采取分批长期买入法,克服选择一个时点进行买进和沽出时面临的股市风险,以均衡成本。按照该原理,投资者在股市低位时,更应该买入以降低成本,在此时停止扣款,无异于低点“割肉”。

  曾有基金行业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投资者往往更看重既有收益。出现割肉,一般是在此前的持续性下跌中亏损较多导致。这或许表明,投资者对后市的看法到达了一种极不乐观的地步。有人士因此认为,一般出现这种情况时,可能是大盘见底的一个信号。

  对此,江赛春表示,这些迹象更多是一些单个指标,以此作为大盘的信号并不准确。它只能预示市场到了某个阶段,但对市场是否会出现变化并没有预期作用。

  5 新基金发行规模

  统计数据显示,在2008年,股票基金的平均首发规模只有11.65亿份,而债券基金平均首发规模为28.81亿份,远超过股票基金;2009年股票基金平均首发规模为33.53亿份,债券基金则降至22.64亿份。如今,债券基金的发行重新抬头,在今年已经成立的基金中,股票基金首发规模只有15.75亿份,而债券基金首发规模平均已经升到21.14亿份。

  新基金平均首募规模逼近10亿元一线,被各方视为是市场极弱的表现。前一段时间,这一景象重现市场,是否预示着底部已经悄然筑成?

  业内人士认为,比较整个基金行业的份额下降速度后不难看出,自3月份以后,整个基金行业的总规模基本维稳,并没有出现2008年的行业规模大幅下降的情况。这背后,新基金发行审批的放开使得新基金的发行数量急速上升,或是除市场状况外影响发行规模的另一重要因素。插图/刘飞

(责任编辑:姜隆)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