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的牛股之一——包钢稀土(600111.SH)今日发布半年报称,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5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26.77%。半年报还透露了十大流通股股东中的基金的进退:华夏旗下基金一退二进,诺安股票和国投瑞银创新动力大举买入,而益民创新优势等基金则选择了退出。
行业景气回升
包钢稀土半年报表示,得益于稀土行业景气度回升,产品价格持续恢复上涨,公司产品销量增加,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54亿元,去年同期则净亏损6718.71万元。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28 亿元,同比增长157.33%。其中,国内市场实现营收22.04亿元,同比增155.15%;国外市场营收1.12亿元,同比增406.62%。半年报还显示,其间包钢稀土加强降本增效力度,不断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控制力,主营业务盈利水平同比大幅提高。据此,公司预计至今年第三季度末,净利润同比也将出现大幅上涨。
上半年,公司每股基本收益为0.438元,而去年同期为净亏损0.083元。
基金大“换血”
众所周知,包钢稀土一直被不少基金扎推。而随着半年报的披露,二季度扎堆其中的基金也出现大“换防”。
包钢稀土半年报显示,在其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依旧有7只基金的身影。其中华夏优势基金以共计持有1499.99万股成为持股最多的基金,华夏盛世精选股票基金则持有417.51万股。而在包钢稀土一季报所披露的十大流通股名单中,华夏基金旗下只有华夏沪深300一只基金位列其中,且持股只有259万股。
此外,诺安股票和国投瑞银创新动力在二季度也分别买入包钢稀土739.33万股和342.17万股。海富通风格优势和嘉实沪深300则分别加仓60.97万股和58.76万股。
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包钢稀土是为数不多的跑赢上证指数的个股之一。交易记录显示,在二季度包钢稀土股价从每股28.06元上涨至每股35.49元,涨幅达到26.55%,而同期上证指数则下跌了22.86%。
然而,正所谓有人欢喜有人忧。在部分“新丁”进入的同时部分基金让出自己的席位。《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对比一季报和半年报发现,其中一季度持有包钢稀土372.22万股的益民创新优势,二季度则退出了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景顺长城和兴业趋势投资同样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