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股:谋求“忽视”到“发现”
纵观A股市场的投资标的的表现,冷门股在某一特定周期内贡献的超额收益往往是远超任何热门标的。以金鹰行业优势基金一季度布局的博云新材、华泰柏瑞积极成长基金布局的成飞集成为例,前者从7月5日至今涨幅已经达到62.88%,后者的涨幅自7月初至今已经翻倍。但一个奇怪的现象是,上述两只个股至少在今年一季度时还未被基金经理充分挖掘,几乎完全被忽视。
值得一提的是,基金经理布局冷门股的主要思路是期待从冷门股在转换成热门股的这一阶段中获取超额收益。一些基金经理向《上海证券报》坦言,“忽视”到“发现”到过程是超额收益的最大来源。因此,基金经理提前布局冷门股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一旦投资标的的价值开始为市场和其他基金经理所认可,提前布局者获得的超额收益往往高出市场平均水平。
除了上述所言的博云新材、成飞集成两只冷门个股的市场表现,士兰微则完美地诠释了从冷门股向热门股转变过程中的市场表现。
根据士兰微最近披露的2010年半年度报告,华夏、华商、景顺长城等公募基金在今年二季度均介入该股,士兰微的业绩表现也不负众望,其上半年业绩增长幅度高达602%,并预计今年1至9月份业绩再增长250%—300%。而从二级市场的表现来观察,从2009年9月30日至今,士兰微的涨幅已经高达247.82%,而从今年5月中旬的市场大跌时计算,士兰微表现强劲,从5月12日至今,该股股价也涨幅超过43%。
必须要指出的是,士兰微至少在2009年三季度时还完全是一只冷门股,其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也仅有一只QFII机构,而此后基金虽然有所介入,但力度亦不大,但已经显出出基金经理开始注意到该股的价值,由“冷门”到“热门”的过程也因此得以启动,本报记者在2009年四季度时曾对基金投资该股的变化有所报道。
“忽视”向“发现”的转变催发了股价的走高,基金经理挖掘冷门股由此成为一股不小的热潮。
名不见经传的石油济柴便是此类个股的代表。上市公司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华夏基金副总经理、华夏大盘基金经理王亚伟二季度现身于该股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持股近80万股。易方达基金首席投资官、易方达积极成长基金经理陈志民二季度现身荣盛发展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截至二季度末,陈志民持有该股达670万股。在大佬带动下,一度减持该股的易方达价值成长也转变投资态度,增持该股至少300万股。据荣盛发展今日披露的信息,该股上半年业绩增长幅度达到60%,并预计前三个季度的业绩增长幅度也在50%至70%间。
信诚基金首席投资官、信诚优胜精选基金经理黄小坚今年二季度则买入了青松建化、宁波GQY等个股。而青松建化披露的信息显示,截至二季度末,信诚优胜精选基金持有的青松建化达到681万股,该股同时也成为信诚基金的抱团股,除信诚优胜精选基金外,信诚精粹成长基金、信诚四季红基金也均在二季度布局该股,三只基金合计持有青松建化接近1800万股。
今年以来一直呈现独立行情的联化科技虽然业绩大放光彩,股价水涨船高,但是该股从很大程度上依然缺乏足够多的“名气”,但这正是大佬级基金经理所需要的。该股在二季度继续得到基金经理的“资金支持”。
联化科技今年上半年业绩增幅达到77%,并预计前三季度的业绩增幅不低于50%。公司披露的半年报显示,兴业基金管理部副总监、兴业社会责任基金经理傅鹏博增持该股至565万股,同时鹏华基金研究部总监、基金普惠基金经理冀洪涛也持有该股159万股,而在一季度减持联化科技的鹏华中国50基金重新出现在该股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持股量也达到200万股。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