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基金频道-提供基金净值和行情资讯的基金门户 > 投资攻略 > 基金动态

超三成基金人士坦然面对“公转私”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谢潞锦
2010年08月23日11:54

  众所周知,基金行业近年来“公转私”的现象极为普遍。而根据《第一财经日报》对基金从业人员的调查显示,有33.3%的受访者认为,“人员流动是正常现象”。

  泰然处之?

  根据本报调查,相当一部分基金公司对当前很多公募人员转投私募的现象“泰然处之”。数据显示,有33.3%的受访者认为,“人员流动是正常现象”。而令人关注的是,大的基金公司对于“公转私”问题并不以为意。在调查中,上海地区的一家“老10家”公司和一家资产管理十分靠前的合资基金公司相关负责人都表示,对于大型基金公司来说,公司的人员流动非常自然,并不会对公司整个投研水平产生影响。

  调查显示,大型基金公司早就摆脱了“明星基金经理”的原有惯习,而是从整个投研团队入手,提高整体水平。“个别人的去留并不会影响到公司的整体发展。”上海地区某家本土基金公司董事长这样告诉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现象也反映在一些投研团队相对稳定的中小基金公司之中。调查显示,两家近年来业绩相对突出的基金公司都认为,“公转私”现象并不会影响到公司的产品业绩。而一家在固定收益方面有着突出业绩的小型基金公司也表示,人员流动不会对现有公司发展战略产生影响。

  缺乏激励

  与多数来自基金行业一线的信息相印证的是,公募激励机制不够、公募监管过严是导致“公转私”的两大重要原因。而且,从本报的调查结果,上述两则因素占比也比较接近,有27.1%的基金业人士认为“公募激励机制不够”是相关人员转投私募的原因;有29.2%的基金业人士表示,由于公募监管过严,尤其对从业人员投资的限制过于苛刻,从而导致“公转私”。

  根据《第一财经日报》了解,尽管并不是每位转投私募行业的人员都能“大展宏图”,部分“下海”人士的境遇并不比原来的公募岗位要好,但在“大浪淘沙”中,还是有部分跳槽人士很快在市场中获得了一片天空,比如星石的江晖、凯石的陈继武、重阳的李旭利、尚雅的石波、从容投资的吕俊等,这些人士管理的私募规模都达到了一定水平。

  正如资产管理行业众多人士描述的那样,到目前为止,公募基金依然是透明度最高的金融行业之一。除了令人身心疲惫的业绩排名外,在目前基金行业尚未完全解决激励机制的条件下,相对严格的人员管理制度,也使得部分有能力、有个性的投研人员萌发“下海”念头。而且,除了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外,券商自营和资管、信托、QDII、保险等多种形式的资产管理机构也为公募人员提供了新的舞台。

  根据本报的调查,在那些规模庞大、薪资水平较高的大型基金人士看来,激励机制是衡量职业发展方向的重要标准。而在部分中小型基金公司人士眼中,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公募基金的监管过于严格,且对投研人员的限制过于苛刻。

  问卷调查还显示,除了人员流动是正常现象、公募激励机制不够和公募监管过严之外,还有部分基金人士将其他原因作为“公转私”的原因,占总数比例为10.4%。

  显然,导致“公转私”现象层出不穷,其中还有多种因素所致,比如,公司治理结构、企业文化、个人职业发展等多种因素。而在选择“其他原因”的公司之中,不少是业绩排名较好,但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并不大的中小型基金公司。

(责任编辑:姜隆)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