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实老QDII坐定倒二名同质化新品欲做“难兄弟”?
本报记者 路小丹 丁学梅 北京报道
老大不争气,老二也受质疑。嘉实H股指基作为嘉实基金的第二只QDII,其同门师兄嘉实海外中国股票基金(以下简称嘉实海外)出海失利、净值屡屡垫底使其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早在2007年10月,作为第一拨获批的4只QDII之一,嘉实海外就已出海。根据契约,嘉实海外主投中国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地上市的、在中国地区有重要经营活动的上市公司的普通股和优先股,即“大中华概念股”。
2007年该基金发行前夕,嘉实基金总经理赵学军曾经满怀激情地告诉投资者:“我们设计这个产品的初衷就是首次‘出海’,要力争让投资者能‘赢’。”
然而言犹在耳,回首嘉实海外走过的漫漫三年,该基金净值几乎从来没有回归到一元面值。投资者没有看到预期中的“赢”,却不得不面对资产缩水几近一半的结局,只能选择挥泪割肉或继续套牢。
边“解放”老外
边套牢国内投资者
根据wind数据,嘉实海外成立于2007年10月12日,成立仅仅7天,即在2007年10月19日,该基金就已经跌破净值,19日当天净值为0.99元;这使得嘉实海外成了第一批4只QDII中,首个跌破净值的基金。其后,受金融危机影响,嘉实海外业绩呈直线下滑趋势,到2008年10月27日,净值0.339元,缩水已超过60%,;直到2009年下半年,随着市场回暖,该基金净值才有所回升。截至今年8月31日,净值为0.639元,在所有QDII基金中排名倒数第二。这意味着嘉实海外成立近三年,累计净值跌幅已达36%。
上海一位不愿具名的基金公司人士评价道:“嘉实海外是第一批‘解放军’,在高位给海外投资者解了套,套牢了国内投资者。”
一位基金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嘉实海外的产品设计本身就具有致命的问题。这只基金投资标的是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这就意味着基金投资具有双重风险,一方面要面对国内市场风险,另一方面还不能回避国际市场风险,这种设计从根本上就违背了QDII对于风险分割原则的要求。”
山西证券基金分析师段超认为:“嘉实海外净值亏损较大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这只基金是在2007年的市场的最高点位进入市场,而且当时股票仓位偏高,一直在80%左右,这就使得金融危机袭来时,亏损比较多;另一个原因是反弹以来,香港市场相对于内地市场,没有出现类似中小盘股票强反弹这样的结构性投资机会,而嘉实海外在金融行业的配置比例也偏重。”
据wind数据,嘉实海外在金融行业的配置比例多在30%上下。建立之初,嘉实海外就是首批4只QDII中,金融行业配置比例最高的基金。在接下来的三年里,该基金在金融行业配置比例虽然有所调整,但是一直在QDII基金中金融行业配置比例最高的阵营里。
此外,也有业内专家指出,嘉实海外在成立之初可能存在冒进问题。“这只基金成立于10月12日,但是在随后的四季度报告里,嘉实海外的股票仓位就已经高达80.07%,不得不说,在这个时点建仓太快,是嘉实海外在金融危机突然来临之时,没办法迅速抽身的直接原因。”
屡屡垫底
投研能力遭质疑
嘉实海外成立之时,首任基金经理是来自德意志银行的李凯,他于2007年4月加盟嘉实,任总经理助理。但是李凯在此前的职业生涯中并没有接触过国内公募基金的投资业务,也没有就任过公募基金经理助理等过渡性职位。
2009年11月,李凯离任,来自美国的江隆隆继任嘉实海外基金经理一职。从继任者的简历中,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描述:江隆隆先生,美国杜兰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美国籍,11年证券、基金从业经历,具有基金从业资格。曾任德意志银行股票分析员、瑞银证券首席股票分析员。2008年3月加盟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投资经理。
一基金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虽然李凯、江隆隆都具有海外投研经历,但是一个人不可能了解庞大的海外市场。国内最牛的基金经理,了不起一个人可以盯80只股票,而一个完整的投研体系,至少需要30个研究员。面对庞大的海外市场,如果说一个市场要30个研究员,那么QDII需要的投研体系是庞大的。这恐怕不是一个对海外某一市场、某一领域有研究的资深分析师所能够胜任的。”
也有业内专家指出:“嘉实海外主要选择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作为投资标的,大部分原因还是由于对海外市场投研的底气不足,这种投资标的选择,是一种被迫的行为,而嘉实现在发行同质化产品嘉实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基金,跑马圈地的意图颇为明显。”
中原证券基金分析师陈姗姗表示:“现在内地发行的QDII同质化都比较严重,投资基本都集中在中国香港市场,可能也是出于对成本的考虑,全球调研,会带来很高的成本。”
份额缩水逾两成
业绩差堪称惨痛
三年,嘉实海外不但没有越来越茁壮,反而越来越“瘦弱”。据wind数据,嘉实海外2007年成立之初,募集额约为297.5亿份,至今年9月1日,份额仅剩233.45亿份,规模缩水率达21.5%,基金净值缩水也达36%,业绩堪称惨痛。
而正在募集中的嘉实H股指基(即嘉实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基金)所跟踪的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涉及40只中国企业股票,这和嘉实海外的投资标的具有很大的重合性。那么,在嘉实海外业绩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观的时候,投资者又有什么理由去相信同质化产品?
对于这样的疑问,嘉实基金回复记者的解释颇有几分无力。该公司告诉记者:“首批出海的QDII由于出海时机等问题的影响,至今仍面临亏损。时隔两年后,给了资产管理人诸多启示,包括对海外市场复杂性、独特性、流动性风险的认识,而中国资产管理人的比较优势在于对中国经济的把握。”
然而,对于QDII,业内专家大多数依然认为投资未当时,建议投资者少配或者不配。
银河证券研究所基金研究总监王群航告诉记者:“中国QDII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投资QDII,我的观点一直是——钱少的不要买,钱多的少买。”
华夏基金新书《做一个理性的投资者》书摘
从股民到基民
公司客户一位普通的投资者——蔡阿姨的来信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老股民到基民的转变:
1995年,我在一个朋友的影响下购买了两只股票——金杯汽车和上海石化,开始了我的炒股之路。后来就记不清买了些什么股票,反正换了很多,换过来、换过去,买了套、套了买,解套了又卖……就这样折腾了十几年,没亏钱也没赚什么钱,就是感觉太累。
2006年,我偶尔看报纸上说,基金是专业投资团队帮你理财,后来听到央视经济频道有个口号:“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我就开始买基金,反正听别人说哪个好,我就买点儿。股票也没搁下,听朋友说什么好就买一些,不过慢慢地基金买得更多一些。
2007年,股票涨基金也涨,但是到2008年金融危机时,上证指数从6000多点跌到1000多点,我又深套了。在2009年快过去时,股票进进出出也没起色,就扔着不管了,基金也比最高的时候跌了一些。有一天,我突发奇想,把做股票和做基金的账大概算了一下,股票涨得好的时候的确赚了不少,不过碰到市场差也赔进去了,留在手上的已经损失得七七八八。
基金是从2006年初开始买,虽然也在不同的基金里倒腾,但总额还比较清楚,加起来比刚开始买时的投入涨了2倍多。想起一个电视广告上说,一个种了很多年橘子的老农民听了手机里的专业指导,种出来的橘子比自己以前种的都要甜。专业的就是不一样,我以后投资就靠基金专家了。(按照蔡阿姨来信原文整编,有删减,文中所述基金投资跨度为2006年初至2009年末。)
初入股市,再投基金,蔡阿姨的投资经历可能比其他中国投资者更简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投资者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下加深了对“财富”的理解,下海、开始实业投资、倒腾国库券、股疯、期货、基金……在社会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一个投资选择或许就改变了一个人一生的财富曲线。与青睐储蓄的家庭相比,当年那些毅然下海经商的人可能已经早早地享受了财务自由,当然也不乏一败涂地的例子:坐了一趟从几千万元输光的过山车,还要补充投机的亏空,比单纯战胜通货膨胀难上数倍。
30年一去不复返,我们面对着日渐成熟的市场、更加成熟的法律监管环境和同样成熟中的市场参与者,现在开设自己的实业还是遍地黄金吗?现在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投资股票还能累积第一桶金吗?未必。
(摘自华夏基金投资者教育书籍《做一个理性投资者》,该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