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记者 强燕)对近期中小板、创业板盛行的概念炒作,深交所多管齐下来抑制炒作。继日前连续发函要求券商严控过度炒作之后,日前又对基金公司进行“窗口指导”,要求基金不得参与中小板及创业板炒作,并对10000股以上的交易进行监控,昨日深交所再度发文提醒
普通投资者警惕概念炒作的风险。近期,市场“概念炒作”有所抬头,从锂电概念到园林概念,甚至海产品概念,可谓层出不穷。虽然监管部门多次提醒,但一些个股依然遭到爆炒,像成飞集成,8月份股价翻了一倍,9月份以来又上涨了9.95%。不过,参与成飞集成的主要是个人投资者。
据统计,2010年8月16日至9月1日,该股股价从27元一口气涨到47元,其间,投资基金、社保、券商自营等专业机构投资者无一买入,一般机构投资者买入占比仅为0.63%,而买入量在1万股以下的个人投资者买入占比为54.85%,买入量在5万股以下的个人投资者买入占比为83.61%。
但在其他一些中小板、创业板上也出现了一些机构的身影。中报显示,上半年基金热衷投资中小板、创业板股票,特别是符合经济结构调整方向、受政策扶持的新兴产业股及经营模式独特的消费概念股,一些中小市值股票的前十大股东中还出现机构扎堆现象。据统计,上半年282只中小板、创业板股票被基金“净买入”。不过,本报近期的每周机构动向监测的结果显示,近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入场扫货中小板、创业板的情况明显减少,显示机构投资者对市场炒作风险已经有所警惕。
昨日,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虽然看好一些中小板、创业板股票的长期表现,但短期估值上升太快,已经在逐步减持,“等解禁股上市后,估值回到相对合理价位,再考虑是否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