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基金频道-提供基金净值和行情资讯的基金门户 > 基金产品 > QDII基金和QFII基金

基金QDII首发回暖 准入门槛降低指日可待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黄祎妮
2010年09月26日06:36

   核心提示:随着QDII、专户和保本基金等各项业务市场化的逐步开放,“弱管理”将渐渐推行,监管层鼓励基金公司各显神通,寻找更多的商业模式来发展业务。

  QDII基金首发回暖,而QDII业务进一步放开资格限制也指日可待。

  8月底,基金专户门槛降低的消息开

始在业内传开,而基金QDII业务也不甘示弱,近日也传出了准入门槛或降低的消息。

  之前普遍的传闻是,基金公司发行QDII基金需“净资产2亿元、资金规模200亿元”的要求将降低至“净资产1亿元、资金规模100亿元”,而在人员配置上,“1+3”的模式将会保留。

  但据记者最新了解到,对基金资产规模200亿元的要求或将完全取消。

  “目前确定的只有这些情况,细节上应该还会有些变化”,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该人士表示按正常进度,在年内就会正式颁布新规定,他个人预计在今年10月或11月可能会有结果出来。

  QDII回暖

  经历了金融危机的风雨飘摇之后,QDII的发行在今年开始回暖。

  根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显示,目前国内市场共有24只成立或正在发行的QDII基金产品。其中,在2008年年底之前成立的QDII产品一共有10只,而在2009年,则是QDII基金发行的低谷,全年也仅有1只QDII产品面世。

  而今年,已有10只QDII新产品正式成立,另有3只正在认购期内。

  最新成立的QDII产品是华安香港精选,9月15日,该基金结束募集,其首发规模超过7亿元,这是QDII产品的首发规模被压制在7亿元以下长达两年半的时间后,此次终于迎来了突破。

  而在此之前,2010年以来已经有10只QDII产品发行,其中建信全球机遇的首发规模,也达到了6.82亿元,易方达亚洲精选和工银瑞信全球精选的首发规模,分别为5.86亿元和5.92亿元。

  虽然上述规模与2007年牛市之际,动辄百亿元的规模相去甚远,但在经历了2009年QDII产品发行的冷淡局面,QDII产品至少从数量上开始出现繁荣的迹象。

  而另一方面,QDII的整体业绩,进入9月后也是颇为出色。

  根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以来,全部股票型基金9月以来的收益率为-0.04%,而混合型基金、指数型基金的收益率分别为0.15%、-2.31%。

  而同期,QDII基金则一枝独秀。

  数据显示,截至9月20日,正在运行的17只QDII产品9月以来的收益率都为正值,平均收益率为4.61%。其中,上投摩根亚太优势9月以来的收益率为7.99%,其下半年的收益率更是高达14.41%,在全部产品中位居榜首。

  随着QDII基金的回暖,基金公司也纷纷趁热打铁。

  鹏华基金近日公告称,将运用2000万自有资金,投资其正在发行的QDII产品——鹏华环球发现基金。

  与此同时,近期大打债券型基金牌的富国基金,也在9月15日推出国内第一只全球债券基金——富国全球债券基金(QDII),试水海外债券市场。

  QDII规模限制或取消

  根据2007年证监会颁布的《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申请QDII资格的基金公司需具有如下“硬件”条件:首先,净资产不少于2亿元人民币;其次,经营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达2年以上;另外,在最近一个季度末资产管理规模不少于2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汇资产。

  业内人士普遍表示,修改后的管理办法拟将净资产2亿元下调至1亿元,同时将200亿元资产管理规模的要求降至100亿元。

  但也有一位基金管理公司的人员向记者透露,他所得到的消息并不是将资产管理规模降至100亿元,而是直接取消设置资产规模的门槛。

  另外,在人员配置上,此前还规定具有5年以上境外证券市场投资管理经验和相关专业资质的中级以上管理人员不少于1名,具有3年以上境外证券市场投资管理相关经验的人员不少于3名。

  “这次改动主要是集中在资产管理额度上的一些限制条件降低,关于1名管理人员和3名组成成员的要求还是会延续下来的”,基金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但具体在投资管理年限和资质上是不是会做出些许调整还不知道。”

  对QDII业务准入门槛的降低,似乎只是中小基金关心的话题。

  基金人士表示,对于规模大的基金公司,他们根本不会在乎这些门槛,“除了促进基金业务市场化,管理层的本意还在于给中小基金机会,满足它们的业务需求,提供差异化发展的途径,建造开放式的竞争环境。”

  但即便如此,降低或取消QDII业务的准入门槛之后,中小基金公司也未必一拥而上。

  上海某合资基金人士告诉记者,对于QDII业务的放开,合资基金公司可以引进外资股东方的平台,实现业务突破,“但之前没有进行QDII业务的积累,这是一个劣势,而推进QDII也需要整个市场环境的配合,所以我们还是会谨慎对待。”

  也有对QDII业务非常感兴趣的基金公司,某公司人士表示,以后各自走个性化路线,我们不用只把目光放在A股基金上了,“QDII将是我们公司未来业务的重点,所以,近期和境外的兄弟公司交流比较多。”“我们乐见其成,尤其是对中小基金公司,门槛降低后会带来生机,但是短期内不会对行业产生影响”,另一家基金公司高层人士向记者表示。

  整体来看,大部分基金公司对QDII业务开放是持中立态度。

  基金监管市场化趋势未变

  放松公募基金公司的新业务限制,这是大势所趋,而现在的情况看,应该是专户先行,QDII紧跟。

  “从专户业务的推出,到降低专户门槛消息的传出,修订进程远快于QDII业务的开放”,业内人士表示。

  根据《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关于基金管理公司开展特定多个客户资产管理业务有关问题的规定》的规定,申请专户理财资格的基金公司需满足两方面的条件:第一,基金公司自身需要净资产不低于2亿元;第二,在最近一个季度末资产管理规模不低于200亿元或等值外汇资产。

  而在今年8月,市场就有传闻,基金公司需达200亿元资产管理规模才能申请专户业务的门槛条件或将取消,而先前所规定的专户一对多产品的成立条件也将由过去的5000万元下降至3000万元。

  “在一两年前,管理层就开始酝酿修订办法,这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不管是QDII业务,还是基金专户,2年前,业内就开始关注了,并开始商讨修订办法,但是走完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需要不少的时间。

  该人士表示,“基金专户之所以会快于QDII业务传出消息,是因为专户是内部事,只需要证监会高层把握大局即可,而QDII业务则需上报给国务院,所走的流程更复杂些。”

  同样降低准入门槛,不同的是,基金公司对于专户业务的兴趣似乎远高于QDII业务。

  “发展QDII业务的成本太高,成立初期很难做到盈利”,基金人士向记者透露,相比一般的基金产品,在搭建平台、人员配置等方面,QDII基金都需要投入更多,除了资源的储备之外,还需要一个上行的大市场环境,选择进入的时机比准备进入的门槛更重要一些。

  而对于专户业务,基金公司都乐意把它看成公司的“新增长点”,原因是相对QDII业务,专户业务对于市场环境、人员配备的要求没有这么高。

  在推进基金行业市场化的过程中,与专户和QDII业务有同样进展的还有保本基金。

  近期中国证监会公布的《关于保本基金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也于9月14日征求意见结束。

  《征求意见稿》中给出了保本基金的投资策略、参与股指期货的投资比例,并且放开了非金融机构担任其担保人的门槛。

  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随着QDII、专户和保本基金等各项业务市场化的逐步开放,“弱管理”将渐渐推行,监管层鼓励基金公司各显神通,寻找更多的商业模式来发展业务。

(责任编辑:王旻洁)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