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周期性板块的猛然拉升,前三季度热衷“喝酒吃药逛商场”的基金们,开始明显转变偏好,煤炭、有色甚至正在遭受调控影响的金融、地产等周期股成为基金们的“新宠”。
不过,对于目前仓位仍集中在医药、消费等板块的基金来说,要想实现重仓股的成功换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种集体性的调仓行为,短期可能给部分个股带来不小的冲击。
风格转换将成真
多位基金经理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最近周期股大涨的原因主要是受房地产严厉调控的影响,大量资金涌入股市,而这些增量资金首选低市盈率的周期板块,短期大量、快速的建仓促使许多周期股飙升。但这些基金经理同时认为,市场一直存在风格转换的需求,但苦于没有资金的推动,此次大批增量资金的介入,将会使得此次风格转换彻底完成。
“如果观察最近上涨速度最快的行业,你会发现都具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盘子相对较大,市盈率相对较低,非常符合这些资金规避风险的需求。而从此时成交量的骤然放大分析,大量新增资金入市的可能性很大。综合来看,应该是房地产调控的‘挤出效应’开始在A股显现。”某基金经理表示。
而某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认为,新增资金的偏好将导致市场热点的切换,并引发对周期行业和非周期行业的重新估值。此前热炒的医药、泛消费股,由于整体市盈率较高,而且资金集中度也较高,在未来行情中将被调低估值预期,而今年以来表现平平的煤炭、有色以及金融地产等会被调高估值预期,使得行情的主旋律转向周期性行业。
支撑基金偏好转变的另一个重要理由是对通胀预期的增强和对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热钱流入推高资产泡沫的判断。多位基金经理不约而同地认为,在周期股中,受益于通胀的资产或类资产的股票最容易受到包括热钱在内的资金的青睐。这种青睐会随着通胀的逐步实现不断升温,从而推动周期股掀起一波超预期的行情。
在尴尬中调仓
不过,尽管风格转换终于来临,但让基金公司尴尬的是,在过去的几个季度里,受到结构性行情的诱惑,不少基金几乎清空了周期股,大量持仓非周期性股,尤其是医药、消费类。此时要迅速转变持仓结构,对这些基金而言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一位分析师认为,如果基金规模较小,且持有的个股流动性不错,那该基金快速调仓的风险和成本都不会太大,但如果基金规模较大,或者持有个股过于集中,使得短期大量卖出时容易导致股价重挫,则其调仓的成本会比较高昂,调仓的时间也将会比较长。
不过,虽然调仓的过程会很痛苦,但从个股走势来看,我们依然能明显感觉到基金调仓的决心。以基金持仓最重的医药股为例,截至14日,医药指数本周已下跌5.26%,一些医药股的周跌幅已超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