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国际论坛”于2010年12月2日在深圳举行。论坛主题为“投资基金的多元化发展与规范。”搜狐基金作为网络支持媒体直播了本次大会,以下是嘉实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赵学军在论坛上的发言:
| |
嘉实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赵学军 |
赵学军:我觉得Navtej Nandra讲的非常好,因为他讲了客户最重要,需求最重要。为什么在中国,在我们今天,业界的这么多人没有太得多去说这个问题,我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是从科尔内的短缺经济学走来的,我们是一个计划的体制走来的。当我在中国的金融业做,当我开始海外业务,我会发现海外竞争是如此激烈,费率是如此之低。所以你很关注你怎么定位,你怎么给客户什么新的东西、什么特别的东西,当在计划来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的金融供给是如此之短缺。所以,我想这个可能会是一个很重要的差异点。我想在未来的十年,中国的金融服务是在一个短缺的状态下。
中国改革的成功,从过去三十年我们看到,我们所有的成功都是从尊重人开始,无论是小岗村的承包,还是国有企业的承包制,都是从尊重人走来的。今天我们看到很多人有勇气去做私募,我觉得你们走的对,你们一定会成为马云,会成为李书福,也许你们不会成为中石油,但是你们一定会成为奇瑞。
这就是我的看法,其实我很欢迎竞争,但是刚才我有一点我觉得不太认同,是我认为既然是公募,既然是私募,我觉得应该有明确的规则,最重要的是信息披露的方式和接触客户的方式。我其实对于“阳光私募”业绩的公布,所谓叫“私募阳光化”,我对这个词其实是有不同的看法的。
这就是我的看法,其实我很欢迎竞争,但是刚才我有一点我觉得不太认同,是我认为既然是公募,既然是私募,我觉得应该有明确的规则,最重要的是信息披露的方式和接触客户的方式。我其实对于“阳光私募”业绩的公布,所谓叫“私募阳光化”,我对这个词其实是有不同的看法的。
稍微说两句。我觉得听了私募基金的一些发言,更加深我这样一个感受,我觉得中国资产管理业的路径应当说,我们必须得问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的资产管理业是一个垄断行业吗?再一个,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是一个竞争性的行业吗?它应该是一个竞争行业,因为需求是如此的多元化。我们要走向这样一个地方去,我觉得最佳的路径就是我们要把中国的资产管理业推动成为一个竞争的行业,就像家电。就像任何的服务业一样。
我作为一个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这样一个从业者,实际上我觉得我们只有这样一条路。昨天我跟范勇宏范总我们有这样一个交流,推动它的竞争化,打破它的垄断,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实现一个好的资产管理行业这样一个欣欣向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