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股市值近1.9万亿元的庞大基金,在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之中,究竟给中国的基民带来多大的收益呢?答案也许会让你很失望,因为可能是一分也没赚到。
在2010年12月2日于深圳举行的第九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国际论坛上,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于华在进行会议总结的时候,通过华鑫基金公司内部的一个模型得出以上结论。
“我们所有的基金,从行业的开始到2010年最新的数据,我算了每年所有发行的新基金的申购,再加上持续营销的净申购,我把这些数值加在一块,恰好等于我们现在的数值。什么意思?就是老百姓一分钱没赚到。”于华说。
于华进一步列举了该模型所计算出来的数据:中国所有新基金的申购额度占基金行业净值份额大概是70%到75%,持续营销的净申购量占20%到25%,而指数上涨所带来的收益占基金行业净值接近于0%。
对此,于华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很多基民是在2006年股市的高位申购基金,因此在2000年到2006年进入基金行业的基民就赚了钱,而在2006年之后入市的基民就亏了。两者加总,结果中国股市指数上涨所带来的收益就被抵消掉了。
据于华介绍,华鑫基金公司之所以用该模型对中国基金行业进行统计,其灵感来源于美国ICI(美国投资公司协会)。因为ICI曾经用该模型对美国基金行业进行类似的统计,结果显示,美国总的基金规模大概由三部分构成:一个是发行基金时候的份额;二是持续营销的净申购量;三是市场指数上升带来的收益。这三个部分是能够解释整个的基金行业总的净值的三个要素。而11%的基金净值来源于市场指数上升带来的收益。
于华最后也强调,这个模型是华鑫基金公司内部所进行的初步估计,并不代表现实的情况,而且相关数据在引用的时候是在会议发言当中,也许记得不是很准确。
于华在会上引用以上例子是为了说明当前中国基金行业缺乏创造性,供给压力大而需求缺乏的情况。他认为,面对行业内外的压力,基金公司应该采取差异化战略、从规模竞争转为差异化竞争。
于华表示,“我想,最后的解决方式是各干各的活。那么,在基金行业发展的初期,可能大家做的都是这种跑马圈地,但是这个思路今后还是要改,大并不一定最好,也不一定追求大。大家到市场,一定要想把它做好,把它做成精品的时候,大家在这个市场中各自的定位也就都有了。”
据资料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中国一共有62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资产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公募基金657只,资产规模2.5万亿元;社保委托资产,31501亿元;企业年金1067亿元;特定客户资产1124亿元;基金的持股市值18957亿元,占沪深两市流通A股是值得10.61%,占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合格境外投资者,社保、信托、企业年金等各类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合计持股比重大约53%,超过了一半。今年以来,已经新批基金产品103只,同比增长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