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投资者应选择偏股基金应优选行业配置能力
A股昨日以劲升收官,但仍难改全年震荡走低的全局。虎年孱弱的股市走势下,偏股型基金平均收益率只有微利,但也算“完胜”大盘。据统计,有629只基金收益超越大盘,占开放式基金总数的96%,而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
近七成基民有收成,但只有四成多股民赚到钱,真正可谓股民低头,基民昂首。然而,虽然相当部分偏股型基金仍能战胜指数。但2010年偏股型基金的业绩分化较大,可谓冷暖半边天,排名前10%的和排名后10%的基金年度收益率相差近38个百分点。
推荐基金产品
兴业有机增长、汇添富优势、嘉实增长、银华富裕、上投内需、大成景阳、中银中国精选、景顺能源等产品
华商阿尔法、华夏优增、鹏华收益、泰达宏利合丰成长、富国主题、嘉实主题、易方达科讯、南方高增等产品
华商盛世、信诚蓝筹、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广发聚瑞等产品
基金公告栏
节后首日开卖
新年首只保本基金
节后首日开卖
据悉,汇添富保本混合基金作为今年新年首只发行的保本基金将于2011年1月4日正式发行,仅限量50亿,这或许意味着新一轮保本基金的发行热潮的到来。
热选行业基金
新年投资布局
热选行业基金
在2011年各大机构投资策略中,医药行业基于长期基本面几乎受到一致看好,从而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亦将目光投向医药行业基金。
发行首只QDII基金
中银全球
发行首只QDII基金
截至目前,去年以来成立的多数QDII基金实现正收益,QDII基金再度启航成为本年度基金业一大看点。
2011年配置能力
基金配置建议
优选行业
配置能力
基于去年基金的业绩特征,国金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张剑辉建议,2011年投资者选择偏股型基金应优选行业配置能力,辅以策略选股能力。
张剑辉建议,2011年前期基金组合以“消费+新兴”特征为核心,逐渐向“消费+新兴+周期”的均衡配置转变。
落实到基金产品方面,兴业有机增长、汇添富优势、嘉实增长、银华富裕、上投内需、大成景阳、中银中国精选、景顺能源等产品消费特征相对突出;华商阿尔法、华夏优增、鹏华收益、泰达宏利合丰成长、富国主题、嘉实主题、易方达科讯、南方高增等产品相对侧重新兴产业;华商盛世、信诚蓝筹、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广发聚瑞等基金产品持仓结构则兼顾上述两类板块。
69只偏股型基金收益超10%
在震荡下行、结构性热点轮动的虎年股市走势下,基金业绩虽未大放异彩,但与孱弱的市场和普通股民的收益相比,依然显示出专家理财的优势。
开放式基金整体收益完胜大盘。截至2010年12月30日,656只开放式基金(除QDII和货币基金)平均收益为1.4%,虽属微利但与大盘全年约15%的跌幅相比,仍属难得。其中有629只基金收益超越大盘,占开放式基金总数的96%。
201只偏股型开放式基金逆市获得正收益,在总回报为正的基金中,约有69只涨幅在10%以上,而涨幅在20%以上的也有12只,华商盛世成长的收益则超过30%,涨幅超越大盘约50个百分点。
基金经理主动操作成分越多的基金整体收益表现越好。主动型偏股基金的整体收益明显超越指数型基金。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30日,去年以来,标准股票型基金净值平均上涨了0.77%,而仓位跟随指数被动操作的标准指数基金则跟随大盘下跌,平均净值跌幅13.13%。
主动型偏股基金凭借选股上的优势逆市取得了正的收益,其中,仓位约束更少的混合型基金整体收益又胜过股票型基金。偏股型基金(股票上限95%)、灵活配置型基金(股票上限80%)平均净值分别上涨了3.66%和4.64%。
排名换班现象再现
在股市震荡市场上,相当部分偏股型基金仍能战胜指数。但2010年偏股型基金的业绩分化较大,排名前10%的和排名后10%的基金年度收益率相差近38个百分点,部分业绩较好的基金业绩持续性较强。
而从2010年业绩榜单具体来看,小公司黑马基金表现出彩,排名换班现象再现。
截至2010年12月30日,开放式偏股基金前五名分别是华商盛世成长、华夏策略精选、大摩资源优选、银河行业优选和华夏优势增长,其中三只基金都属于小基金公司。在前十五名基金中仅有华商盛世成长、华夏大盘等少数产品2009年业绩排名位于前三分之一的基金,其余基金在2009年表现一般,其中东吴双动力和天治创新先锋则在2009年业绩排名垫底,此外还有多只基金为次新基金。
阿尔法基金研究中心庄正分析指出,2010年表现较好的基金其超额收益主要来自于两部分,一部分来自于组合配置,由于2010年股票市场结构性特征明显,部分基金通过非均衡配置抓住了市场上主题投资的机会和新兴产业股票上涨的机会;另一部分是来自于灵活调仓的操作手法,市场调整中灵活调仓的基金受到的损失通常会更少。
“在表现较好的股票型基金中,多数来自优秀的选股能力,偏好中小盘个股,较为准确地抓住了去年医药股、科技股、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股票,投资风格上换手率较高,注重自下而上选股,显示出主动管理的积极特征。”对于小公司黑马大幅超越大白马,券商分析人士如是分析。
22公司股基业绩不及格
而从不同基金公司的角度来看,在2010年的争夺战中,可谓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冷暖自知。
“排名前10加奖金;进入同类前三分之一奖金照发;进入后三分之一奖金打折;倒数10名年底面壁思过。”这是圈内描述的“基金年底战役”。而据记者粗略统计,如果根据这一规则,约有22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业绩可谓不及格,或难获得满额奖金。
以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分类标准粗略来看,截至2010年12月30日,去年以来有74只标准股票型基金的业绩增长在5%以上,占可比的224只基金比例的前三分之一。这些“最赚钱的前三分之一阵营”,共由38家基金公司组成。换句话说,60家基金公司中,大概有22家去年业绩难及格。但从标准股票型基金来看,在这些基金公司中,竟然连1家进入前三分之一阵营的基金都没能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