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定义基金在某区间的收益与市场指数收益之差为基金的超额收益,超额收益可以分解为资产配置超额收益、行业配置超额收益和个股选择超额收益三类。其中,资产/行业配置超额收益指的是不同类别资产/行业实际权重与同业平均比例之差,乘以相应资产类别市场指数收益率的和。在基金的总体超额收益中把资产配置和行业配置超额收益剔除之后,即为基金的个股选择超额收益,基金在个股选择上取得的超额收益取决于基金经理对个股的深入研究程度和价值判断的准确程度。
如何计算个股选择超额收益
假设一个考察期,代表股票收益的市场指数收益率为 ,基金P在此期间的收益率为 ,资产配置超额收益为 ,行业配置超额收益为 ,那么该基金在个股选择上的超额收益为:
如果 ,表明该基金经理在个股选择上具备较好的挖掘能力,反之表明基金经理未能很好地把握个股。
比如基金A在某区间取得10%的收益率,股票市场指数收益率为6%,则该基金取得正4%的超额收益,其中在资产配置上的超额收益为负2%,行业配置上的超额收益为正3%,那么该基金在个股选择上的超额收益为正3%,个股的出色表现弥补了在大类资产上的保守配置。
如何看待个股选择超额收益
我们可以把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分为三类:一种基金经理偏好业绩增长确定的“白马股”,这些股票基本面良好,走势稳健,长期持有能取得预期收益,但较难取得短期超额收益;第二种基金经理喜欢深入调研,挖掘被大众忽略但具备投资价值的个股,这些股票价值被严重低估,未来预期价值远高于当前价格,随着股价向价值的回归,投资价值将得到市场的认可,挖掘到此种“黑马股”并长期持有将取得较高的超额收益;第三种基金经理则擅长趋势投资,寻找投资热点,跟随热点的轮动不断转换持有股票,这种投资风格的基金可能获得较高的超额收益,但是由于市场变化快,在“消息、题材”判断出现误差时风险也较大。
当然,在实际投资中,基金经理通常是各种投资风格的结合体,在基金投资组合中配置各种类型的股票。当然,选股能力不是取得超额收益的充分条件,除了判断股票本身的投资价值,还与投资时间点密切相关,即使挖掘到“黑马股”,也需要善于寻找一个合适的买点,同时坚定信念,不为市场波动所诱惑,持有股票直至价值充分体现。
可见,个股选择的超额收益是基金超额收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震荡的市场环境中,趋势万变难把握,个股选择能力显得更加重要。当然,个股选择只是基金收益来源的一个方面,资产配置、行业配置也是基金业绩的重要来源,投资者在选择基金的时候应全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