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泡沫表现有所不同,但是本质一样:过多的货币追逐没有被充分满足的商品。把80年代、90年代以及现在的泡沫相比较,可以看到每次泡沫中追逐的商品有所不同。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泡沫我们追逐的是自行车、黑白电视以及电风扇等,九十年代则追求的是国有基础设施等,而这一次泡沫则是地产、汽车、家电以及艺术品等。如果20%的增长可以看作正常的速度的话,那么如今的汽车、家电、房地产的惊人增长速度则可以理解泡沫大小的程度了。
对泡沫的反应最恐惧的莫过于资本市场对银行股票的估值。按照市场上所能理解的任何估值方法,银行股票的估值都处于历史低位。即使具有接近20%的权益回报率,市场的关注度仍然不高。国内银行的定价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体经济的效益,经济体的发展决定了银行贷款的质量,银行坏账拨备率的高低对于其投资价值的影响很大。市场主要是担心银行的坏账在泡沫缩小之后会慢慢浮现。按照这几年对地方融资平台的规模,即使按照5%的坏账率来看,银行也将有几年的苦日子过。
2011年对资本市场的理解取决于对目前泡沫经济的评估。首先是政府刺破泡沫的意愿和力度。最后是要评估各种情形下经济所受到的影响。从政府连续加息看,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已进入紧缩周期,即使政府不愿刺破泡沫,也不能容忍泡沫的膨胀了。但从力度来看,每次25个基点的加息很难短期内扭转市场通货膨胀预期,更别提控制现实中的通胀。就这种控制的力度和频率而言,社会总需求可能会受到影响,但是所经历的时间肯定很长,至少要在下半年之后。
2011年仍然坚持配置在这种经济状况中受益的行业和品种。个人认为大消费行业仍然是未来最受益的行业,毕竟,中国经济的转型指的不是转向新兴产业,而是要改变目前这种投资和消费不均的局面。过去几年中,中国最大的问题是投资和消费不匹配,表面上看是中国储蓄率太高,实质原因还是分配的不均衡。在资本短缺的时代,其收益往往超过劳动力的所得,而资本追逐利润的天性,又往往扩大再生产成为其必然选择。未来的五年中,中国经济需要成功转型意味着基本扭转这种投资消费失衡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