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报》记者 尚志科
景顺长城基金的业绩为何能在2011年前两个月顺利实现与2010年接力?背后有哪些深层次因素?今年,景顺长城在提高团队股票投资能力方面还会做哪些工作?《投资者报》记者就此专访了景顺长城副总经理蔡宝美。
《投资者报》:景顺长城基金在投研体系与模式上最大的特点在哪里?
蔡宝美:一家券商形容我们公司投研气氛时用“热络”来评价。我们每讨论一个议题,大家都会很踊跃。由于有开放的讨论平台,且讨论中无上下级之分,在相对融洽的氛围中,大家沟通起来很方便。
近年来国内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迅速,留住好的人才成为基金行业发展壮大的关键点。如何让优秀的人才愿意留下来?薪酬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让他感觉到工作的愉快,团队和工作氛围的默契。我们通过营造这样的环境,让专业的基金经理及研究人员,愿意长时间留下来一起奋斗。
我们在选新人时,更多关注其是否符合公司文化的特质。我们不希望基金的业绩大起大落,很少将消息、并购重组等题材性东西来作为选股标的。而更多去重视公司在同行业的地位、及管理层的优秀程度。我们要求做更多公司方面的深度研究,希望研究员深入去看一些公司,甚至看得比券商仔细。
《投资者报》:景顺长城是如何对投资和研究人员的工作进行合理的评价考核,并培养出优秀的个性化基金经理?同时,让投资与研究团队实现高效协调?
蔡宝美:如何在长期策略下忍受短期的波动,不仅考验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也考验着管理层的智慧。我们的股东和管理层更愿意从长远的角度衡量,只要研究和进展符合公司的长期发展方向,就会给予一定的弹性和空间。
在基金经理的评价上,海外有的公司会给5年业绩30%甚至50%的比重。但现在,我们的基金经理从业超过5年的较少,我们希望,随着他们的管理时间越来越长,给予长期业绩的比重越来越高。这样他们可以专心投资,更看重投资的长远决定因素。
举个例子。外方股东景顺在伦敦有个团队,投资长达20年,投资绩效比富达基金的安东尼?波顿还要好。在2008~2009年收益排名很落后,基金经理仍坚持自己的逻辑,并在隔年收益翻身。原因在于他没有受短期压力而去转变自己的风格。
对于研究员的考核,第一要求做模拟组合。以此来客观衡量他的选股能力,在比较上只要跑赢行业就行;二要写深度报告,能写出让整个研究团队都有知识上的获得。我们不想报告涉及太多太短期的东西,如重组、资产注入等,而更希望研究员能深入了解公司模式,管理层是否优秀,这样下来,对整个团队各方面都有增进。
《投资者报》:景顺长城今年在投研体系的构建上,还会有哪些着力点?
蔡宝美:2011年要做更多基金投资流程的细化。对于基金经理擅长、不擅长什么,他们自身可能知道大部分,但不是很全面。我们要做的是协助他们,多做擅长的、少做不擅长的。
比如,有些基金经理在大类资产配置上的表现不够突出,但他却有突出的选股能力,我们就让他把精力多放在选股上。同时,根据他过去的业绩分析,逐渐改进一些流程,让他做得更顺利。
对于研究员,会推动其更深入的进行公司追踪,增加公司经营模式的理解。
总的来说,研究员将加大精力在企业实质业绩进展和净利润扩大程度方面的研究,看其是否能实现净资产报酬率逐年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