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11”大地震也震动了全球股市。
周一,日本股市暴跌6.18%,而上证综指却录得0.13%的小幅上涨。但随着日本核电站爆炸消息,关于核危机的恐慌愈演愈烈,周二日本股市暴跌,A股亦急转直下,上证综指下跌1.41%,盘中一度跌破2860点附近的120日均线。
“
日本地震和核危机在短期内还将影响A股表现,不过从本周盘面观察,情绪已经基本维稳。”渤海证券一位分析师表示。周二之后,沪深两市也呈现触底回升态势,周五上证综指收盘报2906.89点,本周累计下跌0.92%;深成指收盘报12721.99点,周跌幅为0.98%。两市本周共成交14105.89亿元,比上周14914.3亿元的成交额萎缩了5.42%。
游资狙击概念股
本周大盘虽展开调整,但盘中关于与日本地震相关的题材炒作起来却毫不含糊。
在大盘一片哀鸿遍野中,抗辐射概念股异军突起。制造防辐射衣料和药剂的公司际华集团(601718.SH)、江苏吴中(600200.SH)等逆势涨停。中银证券宁波大庆南路、中信证券(600030)上海淮海中路以及国信证券深圳泰然九路等多家游资营业部纷纷上榜,成为这波概念股行情的狙击先锋。
游资的游击队精神在这轮概念股行情中展露无遗。抗辐射概念、“碘概念”、新能源顺势飙涨。周四,国内的抢盐风波也传导到二级市场,“盐业股”一飞冲天,但随着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的紧急辟谣,行情只是短暂的昙花一现。
“这些热点是典型的由游资发动的游击战,持续性值得质疑。”上述渤海证券分析师说。
广东达融投资董事长吴国平也表示自己在关注,但不会参与这种纯概念型的热点。“但是这也从一个方面表明,市场中并不缺钱,缺的就是概念和热点。”吴国平说。
与此同时,A股核电板块则在核危机的忧虑下遭受重创,东方电气(600875.SH)和中国一重(601106.SH)本周以来分别累计下跌14.83%和15.21%。
大盘仍将维持震荡
“A股对日本大地震的影响还没有反应充分。”吴国平说,在短期内,A股还将维持弱势震荡的局面。
吴国平同时指出,日本大地震只是引发A股调整的一个导火索,A股要步入一波中期行情之前,底部还需要反复夯实。
“很多股票还需要再挖一个坑。”吴国平说,预计接下来大盘还将回落至2800点附近。
上述渤海证券分析师也认为,即使没有日本大地震的影响,A股在3000点附近也面临调整压力。“现在在这个突发事件的影响下,有助于调整更快地完成,也有利于接下来一轮上涨行情的展开。”该分析师称。
东方证券指出,从技术上看,2900点重要心理关口失而复得,MACD线虽然死叉,显示空方略胜一筹,但KDJ指标已经显示出蠢蠢欲动的上攻形态。综合来看,短线调整过后,指数有望迎来反攻。
金鹰基金投资总监杨绍基则指出,地震加速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例如原油。“这使全球通胀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也对全球需求造成打击。”杨绍基说。而在国内方面,杨绍基认为,国家宏观调控的结果正往好的方面发展。紧缩政策在抑制通胀方面取得一定效果。房价开始下降,对房地产的调控压力也开始减弱。
新能源再度受捧
“一些脱离基本面的概念炒作不能参与,但是日本大地震也为A股带来了一些中长期的投资机会。”吴国平说。
吴国平在本周就进一步买入新能源股票。吴国平表示,自己当前的配置覆盖了钢铁、黑色家电、新能源以及生物医药几大行业。“灾后重建以及相关替代产业、替代能源在较长一段时间都会得到市场的认同。”吴国平说。
中银国际也表示,看好未来一段时间具有资源属性的行业在A股市场的走势,价格上涨的预期可能继续提供把握结构性行情的主线。非核可替代能源也将受益于对核电安全性的重新审视,预计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将保持较高的景气度。
对于市场对日本灾后重建需求的乐观态度,杨绍基则认为,受核泄漏事件的影响,灾后重建的需求可能会大打折扣。原因是受核污染的影响,城市的灾后重建将受一定程度的阻碍。
“在市场热点难以捕捉的情况下,坚持等待低估价值股修复的行情,不失为以不变应万变的好办法。”杨绍基说。
上述渤海证券分析师则表示,随着A股此轮的下跌,一些业绩较好的二线蓝筹也出现了一个比较好的买点,另外,清洁能源也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受到资金的关注。
多位私募基金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记者采访的时候也表示,在本周市场下跌的过程中,已经逐步吸纳一些前期看好的股票,包括银行、地产以及高端装备制造等。
“这个时候买入金融股,一年内收益应该能达到30%。”一位私募基金经理说。
Viewpoint
观点
光大银行(601818)宏观经济分析师盛宏清:
存准率上调意料之中,对金融市场资金面的影响较为平滑,毕竟目前资金面十分宽裕。可以说,加息的脚步近了。
西南证券(600369)宏观经济分析师王剑辉:
此次存准率上调略微超出以前预期,估计是因为央行考虑到了日本地震对经济造成的不确定性。日本地震可以延缓中国加息的步伐,但准备金率的调整则要维持以前的节奏,可能调高至21.5%。
交通银行(601328)研究部高级宏观分析师
唐建伟:
这次上调应该是针对3~4月份到期央票太多的对冲考虑,并非针对银行信贷。银行系统本身流动性已经很紧张,今年存款增长慢,调准备金形成叠加效应,对银行来说是负面影响。预计未来应该不会太频繁地调准备金。今年物价高点会出现在年中,在此之前央行可能还有一次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