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中小板和创业板新股的询价名单中,偏股型基金的身影越发寥寥,剩下的多数是债券型基金和基金专户,孤独地坚守在一级市场。
当市场燥热之时,偏股型基金尚能容忍新股过高的估值,但潮水退去后,他们再无理由与泡沫为伍。
担忧新股泡沫 在面对新股估值时,近期接受记者采访的基金经理,无一不言及新股之“贵”。
即使在新股不断破发的情况下,卖方仍旧没有降价的打算。有基金经理告诉记者,近一个月以来,新股高估的现象仍很严重,“推介阶段,承销券商给我们的投资价值报告的估值,已经高估了。”
3月以来中小板、创业板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仍旧稳在50倍以上。“新股五六十倍的估值水平,对我们来说还是相当高的。”上海某基金公司债券基金经理表示。
易方达基金首席投资官陈志民回顾2009年重启新股发行以来的情况,表示“截至去年底共发行400多家中小板和创业板新股,我感觉有20%的股票买入会有超额收益,还能挖到金子。但有50%~60%的股票,虽然基本面还可以,但必须要长时间的估值修复,因为它太贵了!还有少数的公司就是绝对的高估,最后会跌去很多。”
股票基金回避高估值新股 截至3月24日,今年以来上市的85只新股中已有27只跌破发行价,破发率高达32%。而有机构预计,当网下配售股3个月锁定期满时,破发新股的比例可能还会扩大。
“打新股的平均收益率要是不到20%,机构就需要逐一了解投资价值,不敢闭着眼睛打新。”有债券基金经理表示。事实上,如今不少债券基金对新股的研究和分析有所加强,希望以此控制风险。相对于依靠一级市场打新盈利的债券基金来说,偏股基金的选择更多,因此在“利润薄风险高”的情况下,不少偏股基金选择回避高估值新股。
据记者了解,上海、广州多家基金公司的偏股型基金已经暂停打新。有的基金公司则严格规定,当新股市盈率超过一定标准,需要申报公司集中审批,并要经过投资总监的批准。
作者:徐皓
(责任编辑:姜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