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基金频道-提供基金净值和行情资讯的基金门户 > 基金专题 > 第六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年会(2011)

巴曙松:基金业靠安牌照发展的时代将结束

来源:搜狐理财
2011年04月12日11:24

  编者按:由《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年鉴》主办的“2011(第六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年会”于4月12日在北京举行,本届年会以“基金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搜狐基金频道进行了现场报道。以下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做的主题为《2011年中国宏观金融政策走向》的精彩实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巴曙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巴曙松

  巴曙松:谢谢主持人。非常感谢会议的邀请,我们夏斌所长是这个年鉴编委会的主任。前面像范总、郭总,包括王老都做了非常好的演讲,在20分钟的时间要谈宏观经济,我估计显得太粗浅。

  为了方便旁边媒体朋友报道题目,我比较喜欢玩微博的,我讲的题目叫从金融市场结构看基金业转型。看看金融业市场的结构是什么样子,再来看看转型的方向。刚才范总用了一个词叫理财行业从一枝独秀,到群雄荟萃,我自己学习我们这个基金年鉴,我自己每年也做一个行业管理报告,每年比较市场发展有一些路径,去年同时请了香港、台湾基金工会的同仁分析当地的一些市场情况。

  今年我最近去了韩国,也请他们的基金工会介绍了韩国基金市场发展的一些情况,在跟中国的发展做对比,跟大陆市场做对比,有很多体会,也有很多感触。比如说我在香港工作差不多有7年时间,曾经配一个朋友做新基金的发行、路演。我看发起来是非常困难,我说你就说我是你们的工作人员,帮着做记录,去看一看,跑了几个公司,能够发一两亿美金就很不错了。所以我们国内的发展速度还是很快的。但是再跟韩国做比较,韩国98年才发第一支基金,现在无论是基金公司的数量、基金的数量都比我们多的多。而且我这样说有点给他们做广告的涵义在,他们第一个资产管理公司,未来的资产,他自己说它是全球投资新兴市场的股权投资类的最大的一个资产管理公司。在全球主要的新兴市场都有分公司。我在想,它这个公司的扩展路径,和一些发展的轨迹,都被吸收到哈佛大学的基金管理案例当中了。我们国内没有这样的公司,南非、印度这些市场目前也没有。

  所以到底是一个什么状况?大家都觉得基金业发展空间很大,但是从07年四季度的3.5万亿之后,一直是稳定的发展,稳定到现在大概2.5万亿,整个波动变成了每股份额在稳中减少,刚才郭总跟美国做了比较,渗透率,跟储蓄的比例,跟GDP的比重,怎么就发展到现在停滞不前呢?应该说空间非常大的,我们自己在近几年报告里面也在试图做一些解释。比如说去年的报告里,比如说代继周期、人口结构、年龄结构,07年基本上把人全忽悠进来了,还有一半是套着的。

  所以要想有新的购买力进场,去年毕业的大学生,他经过原始积累,最后有点闲钱了,然后再开始进来。确实比较几个国家,在人口结构和市场波动之间是有关系的。但是我想这只是一个点的因素,还不是全部的因素。

  我刚才说我的演讲题目是“从金融市场结构来看基金业的转型”。最近大家都比较批判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实际上我经常说一个数字,我们2010年底,中国的M2大约在72万亿,现在还在继续增加。今年M216%的增长速度,就是72万亿乘以16%,今年可能能够到接近80万亿。美国在去年第二次量化宽松之前,美国M2在8.2万亿、8.3万亿,加上6000亿的量化宽松大概不到9000亿,所以从去年底的数字看,我们M2的数字,已经超过美国了,所以从单一的货币发行体系来看,从M2来看,我们现在变成了世界最大的货币发行体系,当然我们GDP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这个可能跟金融结构、跟市场发展阶段,跟人口结构都有很大的关系。这是一个什么关系呢?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整个金融资产,从M3、M4角度来看,美国金融体系大概总资产是我们国家的7倍。这个反差想说明什么呢?原来过度依赖银行融资和银行渠道的金融市场结构,就会不断需要M2高速增长来推动和维持。这个会对整个经济的脆弱性有很大的影响。那么未来中国的金融结构转型的机会在什么地方?而且要求也必须转的一些压力和动力在什么地方?就是一个金融资产的形成,从银行储蓄转换成多样多种的金融资产,我们现在就在这样一个拐点上,或者是一个起点上。我们基金行业近几年,连续在2.5万亿的份额徘徊不前,表明我们原来的道理可能走的接近尾声,你没有摸到大的转型趋势的方向和突破口。

  我们国家的金融资产结构,银行大概占85%,证券基金、保险、养老金、年金大概占了15%。10年底,美国的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大概占27%,证券大概在24%,基金在10%。保险在16%,养老金23%。所以我们M2增速快,M2规模大,M2占GDP的比值高,就是因为我们整个金融结构、资产结构过分依赖它。从未来需求看,就是要把银行存款逐步转换成各种各样的金融资产。这是一个大的趋势和方向。你的M2规模已经比美国的规模还要大了,何况人民币还不是国际化货币。而且从现在整个人口结构来看,和整个产业结构变化来看,没有这个转化也不行,大家知道不可回避,由于一次拐点正在到来,我们正在进入老年社会,在一个人口红利的时期,在推动经济增长的时期,当然需要大量的投资、贷款,资本市场的主要任务也主要是为发展来做投资。我的一个学生跟我讨论,我们的监管到底该干什么呢?干了五六年,六七年之后,反过来还问这个问题,我说你们现在在帮着发行方,圈钱方,通过种种制度管制来管理他圈钱的能力。而监管部门它应该促成这个交易,美国证监会它是证券交易委员会,它是保证证券交易正常进行。

  说到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之后,它的金融结构服务会出现巨大的变化,他可能需要多种资产的管理、财富的管理、社会的养老保障,这个是对我们整个金融市场提出了巨大的要求。一方面咱们说徘徊在2.5万亿停滞不前,一方面是我们基金行业自己看着这块市场,觉得份额停滞不前,另外一方面市场需求又非常巨大,刚才郭总说工行发的理财产品5500亿,发的基金才500亿,这说明我们这个行业已经是在它的商业模式治理各个方面有一些问题了。现在碰到哪些挑战呢?我想可能我们基金公司早期的发展,可能靠牌照,很多的溢价来自于牌照的溢价,你只要能够拿到这个牌照,银行就给你卖,不管你叫什么名字,老百姓叫买。

  这个模式可不可持续呢?仅仅靠这个牌照。市场的需求这么放着,不管你意识不意识到需求在那儿。我想说的是,我刚才听几位专家讲的,我有几点思考。一个是现有模式可能要做重大的转型。一个是从基金公司自己来说,日子非常好过,一发上百亿的时候,基本上内部管理创新要做很大的投入不太可能,你只有碰到这种市场挑战,这种约束,你才可能有内部的管理、创新的动力和压力。刚才后面还有一位嘉宾讲说怎么推动银行资金存量的竞争,过去几年就是存量竞争,我也听到有的基金公司销售的时候也说,基金经理手里客户资产一年倒好几次,变成存量竞争,但是我们一定要从正面考虑存量竞争的好处,份额没有什么变化,没有什么变化比较乐观,谁能够业绩做的不错,发产品的时候有稍微多一点,所以你要从其他公司手里挖一块过来。然后其他公司也不能不管,你不管,你每次就会被挖走一块,所以你也要陪着玩。你陪着玩,你又设计出另外一个产品,也从别人那里挖一块过来,这样来回洗牌之后,那些业绩不好、销售不好、管理一般的、内部决策流程很混乱,机制也很乱的这些公司就玩不起。今天这块被洗走一块,明天那块被洗走一块,可能有这个压力,可能还是基金业转型外部的推动力。

  借用中央文件的说法,金融危机导致的国际经济动荡和出口下滑,给中国扩大内需形成强大的倒逼动力,我看这个基金份额停滞不前,才是我们基金行业真正会有进步的强大的一个倒逼的动力。这是我想说的建议部分的第一个方面。

  我也跑到一些基金公司去调研,去问他们说你们做这么大的一个推广,给银行搞什么讲座,送什么礼品,你有没有做过测算,是哪些公司、哪些银行的哪些分支机构,它持有多长时间,这次营销的效果有多少,成本投入产出也没有计算,这些数字都他有没有。现在银行都有产品,分支分支机构分客户单独核算,我们为什么没有细致的工作?你看这些大的制造业的公司,每吨生产,人才成本多少,利润空间多大,主要销在什么地方,流通环节是多少,他们都算的很细,但是我们还没有,还主要是牌照很难弄。这是我想说的第二点,这个行业的门槛应该降低。我们主管领导,上面开大会,正好坐我旁边,我说某公司董事会纪要都弄到网上去了,我说你看一下,都是牌照带来的溢价,你把这个牌照弄的不值钱,不就是靠人的本事嘛。现在变成了依附于这个牌照,现在基金公司是63,这个后面加了一个0应该是不过分的,这个领导比我还激进,说加个0,前面还应该有一个1。如果到了这个时候,我想大家就不会讨论什么费收多了,因为牌照不会带来很多好处了,你就靠自己挣钱了。而且现在费用是高管制,实际上我有时候在琢磨,他给了能够拿到牌照的人,实际上是一个最大的杠杆。就像美国次贷危机,华尔街的银行杠杆率到了30倍、40倍。你想一个亿的股东,比如说在座的大家都是1000亿、3000亿,刚才老范说搞到1万亿,那么它影响的资产规模,它杠杆影响是最大的。

  所以往往在这样一个碰到大量的,很莽撞的,对金融业一点不了解的股东,一些大的央企、工业制造企业,它能够拿大这个牌照,所以它的公司里面可以乱折腾,这个乱折腾过两三年才能显现出来,但是实际上受损害的可能是几百亿,它受损,他自己无非就是三四千万的股本。这个可能还要给我们的高管、基金经理人,怎么样体现他们的价值,这一点如果没有突破,这个行业怎么有活力呢?

  比如说在金融行业,其他行业还是要强调中国国情,其他行业,人家玩了一两百年,这个轮子应该是圆的了,有助于减少阻力,能够跑的快,我们非要摸着石头过河,先做一个方轮子,然后再把轮子做成菱形的,其实圆轮子走的快,就是阻力小。其实我们都有现成的经验,没有那么复杂。谢谢大家。

  主持人:我代表大家提一个小问题,到底您说的回归常态化趋势性增长是一个什么意思?

  巴曙松:巴曙松:我微博上有一段话,我想把政策控点做一个划分,09年的政策,那个时候信贷投放9.59万亿,基础设施4万亿投资,那个时候不要用常态的标准去衡量它。10年政策重点,从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逐步地通过比如说压缩信贷投放等等,我们叫正常化,欧美叫退出。所以11年的重点,常态化增长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可持续的接近潜在增长力的一个增长,我想今明年大概都是这样的。我把很多分部门的增长指标,跟改革开放30年的平均值做一个对比,大致上回到了改革开放30年平均值的附近,M216%,16%又是30年的平均值,这样从07年世界大泡沫之后,然后从底部逐步恢复,这样大致回到一个可持续的常态的这么一个政策基调。

(责任编辑:姜隆)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