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的获批速度惊人,来势汹汹。4月12日,据证监会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仅一天就发行了9只新基金,同时上柜销售的基金就有25只。然而这场发行大战还远未结束,有业内人士估计,今年的新基金数量可能将突破200只。业内人士表示,如此密集仓促地发行新基金,对于业界生态并不一定是利好。
新基金:来势汹汹 统计显示,今年的新基金获批速度以及新基金发行的数量令市场应接不暇。截至4月12日,仅目前显示可统计正在发行的基金就有25只。其中股票型基金、债券基金、指数基金、保本基金一应俱全。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仅保本基金就有包括国泰保本、大成保本、东方保本、诺安保本在内的4只正同步发行;分级基金不在少数:如泰达宏利聚利分级基金、建信双利策略主题分级基金等;债券类基金更是借“债市之风”密集发行,其中鹏华丰盛稳固收益基金、华宝兴业则推出了一只可转债基金;长城基金推出了旗下的积极增利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基金发行的数量增多,但单只基金平均额度却有所下降。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基金平均募集额度为14.91亿份;2月份平均募集额度有所上升,达21.99亿份;3月份的募集额度则在10.70亿份,仅为2月份的一半。
截至4月12日,虽然基金发行数量激增200余只,但是基金总份额却和2009年8月份时的市场基金总额基本持平,约为2.5万亿。
银行
笑 渠道哭 基金市场总份额的增量为何与基金发行数量不成正比呢?业内人士表示,这不但是基金公司和银行之间利益博弈的结果,同时还和当前的发行制度有关。
据知情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爆料,新发行的基金一般都有一笔所谓的客户维护费,而这笔费用并不固定,一般为新基金认购规模金额的3%。至6%。,更多时候需要基金公司和各个银行之间进行协商。如果基金公司由于业绩不佳而致使新基金发行困难时,这个费用可能还会更高。银行的客户经理在销售新基金时,针对并不专业的基民,可能会推销客户维护费较高的新基金,更有可能让基民赎回老基金去购买新基金。
“这可能是新基金数量递增,但是基金总份额却并不一定增加的原因之一吧。”上述知情人士对记者说。
不过,更为苦恼的则是基金公司的渠道人员。近期一位离职的基金公司渠道人士也向记者大吐苦水,“这个行业的生态环境实在太差,不停地发行新基金,完全没有任何休息时间,每天都在加班,不是在机场,就是在去机场的路上。”
上述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年发行6只新基金,一只基金发行期为1个月,去掉假期和公共假日,一只基金发行前的准备、策划、协调等各类工作至少需要1个月时间,这样一年的时间全部排满。
“这么仓促的准备时间,如何有充裕时间去设计一只真正适合投资者和适应市场的基金呢?一家基金公司的多名研究员一年之内全部提拔成基金经理,这样的基金经理你敢信任吗?”该渠道人士说。
(责任编辑:王旻洁)